今年80歲的嶗山民間故事記錄者張崇綱。
張崇綱主編的兩本《嶗山民間故事》重達八斤半。
辛苦半輩子的事業,到后來卻響應稀少,有何感想?喜歡了一生的藝術,最后卻發現面臨斷層,作何反應?有些人可能絕望、憤懣,而島城80歲的張崇綱老人卻相信,自己所做的這些,終究會有意義。“這是最早的文學源頭,終有一天人們會尋訪到這里”,張崇綱這樣說他辛苦半生收集整理的嶗山民間故事。文學原點,有人情味,易有共鳴,也許這就是民間故事保留和傳承的意義 。
八十歲仍在編書,為了什么 每天上午9點到11點,整理書籍目錄,準備出版新書,下午休息和出門散步。這就是李滄區南莊小區80歲老人張崇綱的日常生活。
張崇綱身體不好,大大小小10余種疾病。其中一個病癥 ,正是年輕時去山區采風,從大石頭上摔倒留下的。
他要整理編輯的是嶗山民間故事選集。8月9日,張崇綱老人說,從35年前開始,他就陸續整理收集這些故事,到目前為止,已正式主編出版39輯、2874篇(次)民間故事,連同各種資料本、學術文章在內,共計1200余萬字。
正在編輯整理的民間故事選集,是張崇綱自己采寫的,有價值、有意義、很典型的故事 ,也算是對自己有個總結。預計選集將有7卷800多篇,現在已整理到6卷600余篇。
此前,張崇綱在嶗山區文化館、李滄區文化館工作多年,曾經26次帶隊到原嶗山縣一帶采風,尋覓老“故事簍子”記錄民間故事。1996年退休后,他沒有休息,而是接著整理出版了《嶗山民俗大觀》、《嶗山民俗故事》、《嶗山對聯選》等。
2000年5月,張崇綱協助新成立的嶗山區文化局總結嶗山民間故事集,成功申報“民間文學之鄉”。2008年嶗山民間故事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挽救民間文化遺產的突出貢獻者,他獲獎10000元。今年6月份,張崇綱獲得了市級非遺傳承人稱號,并獲得5000元的現金獎勵。
十余年深入山林,辛苦誰知 時光回到35年前。1978年,當時的青島部分開放,嶗山太清宮等個別區域可供國外貴賓游覽。張成綱接到指令,去搜集太清宮的民間故事,以便翻譯后為貴賓講解。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下發了搜集、整理、編輯出版《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的通知,張崇綱任原嶗山縣(范圍包括現在的城陽區)文化館文藝組組長、原嶗山縣三套集成辦公室主任等職務。
他從原嶗山縣業余文學愛好者中,挑選 13名基礎較好、對民間文學感興趣的業余作者下鄉采風。隊員每天只有五毛錢的生活費,不到一元錢的住宿費。山村里住得分散,中午也不能回住所吃飯,隊員們就到代銷點買個面包、餅干,就著河水吃下去。
一次,正走到河水邊就餐 ,一個女隊員忽然眼淚汪汪地問,憑啥拋下熱炕頭、好湯好飯不要,偏偏跑到深山老林里,喝著河水啃餅干?張崇綱捧了兩口涼水咽下說,為了對得起這些創作民間故事、民間歌謠的列祖列宗!如果不趁著這些故事簍子、民歌能手健在,等到將來人去歌息、故事消亡了,到那時就是拿座金山也換不來……
故事采風不同于創作,一定要原模原樣地記述,語言風格也不能脫離樸素、生動的鄉土風格,要把原汁原味的東西留給后代。在張崇綱帶隊進嶗山采風的過程中,曾有個隊員聽了個故事大概后,回來“加工創作”,添加人物和情節,后又修改了九遍,故事 、情節、人物等全部恢復了“故事簍子”的原貌,字數從 12000字縮減成原故事的3000字左右,十易其稿才過關。后來該故事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從1980年3月到1992年10月,張崇綱帶領共計63人26次下鄉采風,走訪了原嶗山縣的13個公社的412個山村、漁村,采訪了2000多位老人。搜集故事5500多個(部分有重復),4600余條諺語、歇后語,340余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曲藝。
為出書幾成乞丐,終于圓夢 隊員們采訪整理出的《嶗 山民間故事》(資料本),每本大概16萬字到 20 萬字。當時嶗山財政緊張,文化館的經費,有時連差旅費都不能按時報銷。從印刷第一本開始,張崇綱就學習了當年武訓辦學的精神,四處化緣,找熟悉的領導、朋友甚至陌生的企業家求援。
由于四處“要錢”出了名,縣鄉鎮和青島市文化領導部門的熟人,送給他一個外號叫“高級叫花子”。張崇綱說,他出盡了洋相,吃盡了苦頭,終于湊夠了大部分經費,印刷出10本《嶗山民間故事》(資料本),一本《嶗山民間歌謠集》(資料本),一本《嶗山民間諺語集》(資料本)。
1991年嶗山區準備編寫《嶗山民間故事大全》(出版時改為《嶗山民間故事全集》),張崇綱苦干了18個月才完成任務。為了編書、校對,他經常吃著飯腦子“短路”,看人都是重影……然而,由于當年區財政緊張 ,最后給的答復是讓他自湊資金。
精裝印刷2000套《嶗山民間故事全集》,最終的優惠價需要12萬元。按照當時的工資,張崇綱就是不吃不喝也得100 多年才能掙夠。為了湊錢,他每天蹲點去求當時的嶗山區企業家交款預訂書籍,一年半的時間只湊夠了3萬多元;后來又找中韓文化站站長借了2萬元的專款,湊齊了5萬元的預付款。
1995年臘月廿五,制作精良的第一批《嶗山民間故事全集》出版,張崇綱又四處賣書、推銷。嶗山區原文化館館長曾感慨萬分地說,為了這套8斤重的大書,差點把我們的張老師累死……
好故事無人愿聽,該怎么辦 張崇綱1935年出生于嶗山張家下莊,他從小就依偎在奶奶、老奶奶的身旁,聽她們講述那些流傳在山村里的老故事。
夏天晚飯后,在坡地里忙活了一天的男男女女,扛著長板凳,來到大街兩旁的青石板上乘涼,老奶奶用蒲扇打著蚊子,給他講山神、河神的故事 ;三九寒冬出不了門,一家人圍坐在炕中間,守著冒煙發火的“火盆”,聽老奶奶講《會說話的石頭》、《寶葫蘆的故事》……
從神怪故事逐漸講到英雄人物事跡、居家過日子的故事,張崇綱在聽故事中度過了美好的童年。這些語言樸實 、情節曲折、愛憎分明的故事,也給了他歡樂,給了他力量。
長大后在干活的坡上,勞動之余他總是纏著會說善說的老人講故事,晚上回家記到一個小本本上,想著將來把聽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后來深入嶗山10余年的采風過程中,又搜集了那么多故事,是不是都能講出來呢?張崇綱說,5000多個故事中,不少都是重復的。自己年紀大了,現在能講會背的能有四五百個吧,有些也想不起題目來了。
收集這些嶗山民間故事,最大的意義是什么?張崇綱說,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化的源頭,是最古老的精神財富 。《山海經》不就是最初的民間故事嗎?《詩經》不就是最早的民謠嗎?唐宋詩人、詞人不也都向民間詩歌學習過嗎?總有一天人們會想起來,去尋找最原始的生態,并從中吸取營養。《天仙配》《白蛇傳》也是民間故事,從中衍生出多少戲曲和電影電視劇?《禿尾巴老李》有很多曲折生動的情節,《于七的故事》也很完整,完全可以拍電視劇。
不過,提到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數已經不聽民間故事,張崇綱有些落寞地說,以前越是偏僻落后的地方,民間故事越興盛。現在孩子們都看電影、看電視了,又有了手機,更不聽故事了。
鏈接 禿尾巴老李的故事 農歷六月十三為啥叫“雨節”,下雹子時農戶為啥往外扔斧頭、菜刀?說起這些習俗,好多人可能已經不知道。農歷六月十三是“禿尾巴老李”的生日,他這天帶著風雨回來給娘上墳。7月6日下午,張崇綱老人介紹“雨節”的起源說。這個時候正是莊稼沒有成熟的時候,如果帶來冰雹會造成不少損失。大家扔菜刀、斧頭嚇唬下雹子的“使者”也是有緣由的。
傳說中,“禿尾巴老李”是即墨人,父親姓李。農歷六月十三這天降生后,把親娘給嚇死了。他爹回家一看,媳婦直挺挺倒在炕上 ,還有個怪物在吃奶,又氣又怒,鍋臺上操起菜刀就砍。小黑龍躲閃不及被砍掉尾巴,沖開屋頂,騰云駕霧向東北方向竄去,后來成為黑龍江的江主。
解放前山東人闖關東的很多。到黑龍江坐船,人上齊之后,船老大要問一句,“船上有沒有山東人?”,無論有沒有,都要有一個客人回答,“有,我就是山東的”,這才開船。因為禿尾巴老李是山東人,他要保佑家里來的老鄉。
你看,這個傳說背后有鄉情,也有風俗,即墨小龍山還有龍王廟,正殿里塑著一條禿尾巴黑龍,清朝時候還有巡撫來“請龍牌”求雨。這就不光是民間故事,還是民間文化、歷史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張崇綱老人這么說。
文/圖 記者 姜振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