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山說,他經常在這片水域救人。
7月31日,記者從
李哥莊鎮周家村了解到,該村村民張元山曾多次不顧自身安危,搭救不慎入水者或是有心輕生的落水者。截止到今年,張元山前后已經救了六人。現在他去河邊溜達的時候還經常自帶兩個救生圈,以備不時之需。
第一次救人記憶憂新
7月31日上午11時左右,記者在大沽河賈灘橋南邊的河畔見到了54歲的張元山,這個有些膚色黝黑非常樸實的農民面對記者采訪,靦腆笑著撓撓頭說,“我都覺得這些不是大事,很多人看到都會去做。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據了解,由于家就在大沽河邊上,張元山的水性特別好,所以每次在河邊有人落水,聽到呼喊后,他總是第一個下去營救。截止到現在,前后共救了6個人。
“第一次救人是在1973年,那時我還是青年,7月份跟我的幾個同伴一塊在河里洗澡,當時一個男的被水流沖走了,沉下去了,我當時就游到下游把他給救起來了,送到岸邊,當時我那幾個同伴一塊把他抬到岸上,把他給救醒了。”雖然時間久遠,張元山還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大約1975年夏天的時候救了個小女孩,當時她跟著她媽媽在河邊洗衣服,被水沖走了,我從河邊經過,很多人喊救命,我就跳下去把她給救起來了。”張元山說 ,時間過去太久了,當年的小女孩都已經嫁人生孩子,現在也得40多歲了。
大年三十勸下輕生女
除了意外落水的,張元山還救過一些有心輕生的人。2000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張元山在巡林的過程中看見一名陌生婦女在河邊哭,當時他多看了兩眼就回家了。回到家后有些坐立難安。“當時就怕她發生什么事,大過年的,所以我下午快黑天的時候又回去了一趟,果不其然她還在河邊。”張元山說他回到河邊,看見婦女在河邊地上寫完什么字后就要向河里走去,他急忙把她攔下。“ 我當時還怕人家把我當壞人,所以上來先說我就是附近村的,在這邊有林子,早上就看見她在那兒哭,問她有什么想不開。”張元山說,一開始那名婦女不說話,也不聽勸,就呆坐著。“我當時還不敢走,怕我一走,她就到河里邊去。”張元山說他只好一直陪著,一直在勸,經過長時間苦口婆心地勸說,這名女子才同意離開,回家過年。
張元山救人的事情,從來都不跟家里人說。直到被救的人提著東西上門感謝的時候,他家里人才知道。張元山的妻子告訴記者,知道這些事后,她也挺擔心的。“你說他雖然水性好,但老這樣
下水救人,下水后的事情誰能保證,哪天出個事怎么辦?”張元山的妻子悄悄抹了下眼淚說。但張元山的性格就是這樣,看見有人有危險就忍不住去管,妻子有時候也只好陪著。2010年秋天的一個晚上,周家村一村民在自家祖墳前喝藥準備輕生,被回家途中的張元山夫婦發現并及時阻攔。經了解得知,這名村民因為家庭矛盾糾紛,有了輕生意向。張元山夫婦叫來兩名侄子一同勸說,并把這名村民安全護送回家。
水性雖好,有時也有危險
并不是所有的救人行動都是這么順利。有時候也存在危險。據張元山的親家楊師傅說,有一次救人的時候張元山差點兒把他自己給搭進去。說起那次經歷,張元山也有點兒后怕。2009年7月份,一名外地青年在大沽河洗澡,突然舊病發作沉入河底 ,正在河邊樹林里勞作的張元山看見后,衣服鞋子都顧不得脫,就跳入河中將該青年救起。救起后見該青年昏迷不醒就撥打了120。“我救他的時候他可能就要昏迷了,胳膊緊緊摟著我脖子,差點把我也溺在水里。”張元山說,他后來只好先把男子放開,又從換個姿勢才把他弄到岸邊。救上岸后,張元山與村民周懷友幫忙把人從河岸邊抬到大堤上停著的救護車上。
提起張元山的事情,周家村不少村民都豎起大拇指。曾一起救人的一名村民說,“溺水救人往往就是幾分鐘的事,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就是下意識做出的反應,他常常第一個就下去救人了。”這名村民說 ,為救人張元山常常衣服鞋子顧不得脫就下水了,有一次救人上來后褲兜里的手機就壞了。
救人救的多了,張元山越來越有經驗,現在他去大沽河岸邊散步的時候常常帶著兩個救生圈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年齡大了,體力沒那么好了,有救生圈安全一些。”張元山說。
文/圖 記者 劉靜 本報通訊員 王哲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