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網友回憶首次上網 裝個瀏覽器得用6張軟盤

2014-08-03 09:50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全省最早開通互聯網服務

  時間轉眼到了1996年7月份,青島正式推出了面向公眾的互聯網服務,也是山東省最早開通互聯網服務的。1996年,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全國骨干網建成并開通,家庭用戶只要有電腦、調制解調器、電話線,就可以上互聯網“沖浪”。島城用戶只要通過調制解調器撥打本地號碼“5831094”就可以登錄互聯網。

  “‘5831094’可以說具有標志性意義,接入服務模擬撥號,屬于青島自己上的項目。”43歲的中國聯通青島市分公司產品創新中心總經理史偉翔向記者介紹,只要用戶擁有一臺個人電腦、一個外置的調制解調器和一根電話線,再向本地ISP供應商申請自己的賬號,擁有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后,然后通過撥打ISP的接入號連接到互聯網上。

  對于網絡最初在中國的應用,現年64歲的青島中加軟電纜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兆勤感觸深刻,3800塊錢裝一根電話線,同時還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注冊,經過這樣的奔波,結果也只能通過網絡收發郵件。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中國,這樣的高科技似乎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夠享受的。

  “由于初期辦理撥號上互聯網的人數非常少,全市只有一個指定的營業廳才能辦理,在安徽路5號,也就是現在的青島郵電博物館,有個數據通信演示廳專門演示如何上網,當時的市領導都前來參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姜躍潔說,當年,不僅要和現在一樣給用戶裝“貓”,還要給用戶預裝軟件。裝一個瀏覽器軟件,就要連續往軟驅中插6張3.5寸的軟盤,而且當時的用戶對電腦也不了解,要手把手地教給他們如何撥號上網。”

  全國各地互通財經信息

  今年55歲的青島瀚海網絡總經理郝軍是島城最早接觸網絡為數不多的人員之一,于上世紀90年代初在江蘇路上設立了聯合信息網青島網絡中心。“調制解調器能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翻譯成可沿普通電話線傳送的模擬信號,并譯成計算機可懂的語言,這一簡單過程完成了兩臺計算機間的通信。”調制解調器英文縮寫為Modem,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貓”,于是郝軍便有了“青島老貓”的綽號。

  “那時的網絡速度很慢,還是單線聯系的,上傳與下載是分開的,由于平常時間速度太慢,我們就每天晚上12點到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信息網上讀取數據,根據各個企業的需求下載國內各地的財經新聞,鋼材報價等信息,同時青島也上傳本地的信息供其它地區的人員下載,做到信息互通有無,這也是互聯網最原始的雛形。”郝軍說。

  1992年,看好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郝軍瞞著父母放棄了國有企業“鐵飯碗”的工作,“下海”在章丘路上開設了島城最早的調制解調器專賣店。

  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

  1994年4月20日,注定是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這一天,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范網絡工程通過美國一家公司連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盡管只有64K的速度,和撥號上網相差無幾,但擁有國際專線的事實仍讓首次“觸網”的人們欣喜異常。

  “國際專線是通過北京三元橋的國際通信局租用衛星,直通美國洛杉磯,然后通過電纜連到斯坦福大學的計算中心。爭取到這個專線太不容易了,足足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郝軍說,1個月后,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的根服務器也“搬”回了中國,結束了頂級域名服務器由國外代管的歷史。

相關閱讀

青島 上網 互聯網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