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民俗村內的郎君爺塑像。傳說中,郎君爺教會人們織網造船等漁業(yè)生產,被稱為“漁宗”。
□姜振海
花開花落,潮去潮來。
時光冷漠地殺死英雄,并將他們的熱血稀釋成平淡的過往。
先人們汗如雨下的大地上,深深的腳印轉眼就被歲月沖刷得無影無蹤。
正如60年前,
紅島的一個小漁村內,王母宮、龍母宮、關帝廟、觀音殿星羅密布,廟宇里充滿了漁家和鹽民的虔誠,如今卻只能在遺址附近,憑借記憶恢復;
正如100年前,紅島一側鹽田遍地,漁港中百舸爭流,男人們赤膊忙碌在群山似的鹽垛旁,如今卻只剩數畝鹽田,幾葉孤舟。
現(xiàn)實亦如此。何況傳說中的夙沙煮海為鹽、郎君結網造船、秦皇漢武駕臨,以及沉沒到大海中的洪州?
歷史如此無情,卻又有意無意地留下只言片語、轍印爪痕。
紅島是有名的
漁鹽產地。膠東“煮海為鹽”,起于上古,戰(zhàn)國時趙國史書《世本》記載,炎帝(一說神農氏)時的諸侯夙沙在膠東一帶首創(chuàng)用海水煮制海鹽,即所謂“
夙沙煮鹽”。“魯鹽”之名,馳于中外,“紅島鹽”又是“魯鹽”的佼佼者。作為秦皇漢武都曾“點贊”的小島,作為漁鹽古鎮(zhèn)的紅島,曾多次挖出成片的古代鹽井,人們至今仍保留著古法取鹽和造船的技藝;漁民的后代們,仍然祭祀著以前供奉的鹽宗和漁祖,惦記著落入大海里的洪州城。
《易經·易辭下》稱:“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做結繩而為網罟,東獵于海,以佃以漁。”《膠澳志》鹽業(yè)篇章記載:“民國初元,膠澳鹽灘日形發(fā)達,陰島(即現(xiàn)在的紅島)周圍已有斗子90余副,產鹽六七十萬擔,多運銷朝鮮 、中國香港、海參崴”。
現(xiàn)代作家吳伯簫于1937年7月游陰島,寫成《陰島的漁鹽》一文,對陰島的漁鹽史、“開灘曬鹽”法作了具體描述 ,稱“海水是取之不盡,所以鹽也就用之不竭。”
了解了紅島漁鹽耕讀的歷史,知曉它的輝煌過去,才能知曉當地人對逝去歷史的珍惜,才能明白一家民營公司,投資2億余元,占地300多畝,建設民俗村的意義。“2004年開建,2012年建成,在紅島后韓家社區(qū)旁的荒地上,這個展現(xiàn)東夷漁鹽文化源流,再現(xiàn)先民生產生活習俗的韓家民俗村就這樣成長起來。這是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是對逝去生活的眷戀”,投資者韓平德這樣解釋修建民俗村的初衷。韓平德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鄉(xiāng)正在發(fā)生巨變。村里以打魚、曬鹽為生的人們,逐漸扔掉了老飯碗。沒了往昔的生活和文化,家鄉(xiāng)就等于沒了,修建民俗村,是出于這種文化不在的恐懼。
深入發(fā)掘了木質古船的制作工藝,整理記載了掘井煮鹽、鹽田曬鹽的制作工藝,還開設專門的國學班,教孩子們讀經、織網、騎馬、劃船。韓平德說,作為漁鹽故里,希望孩子們能把一些古老的技能傳承下去,把這種漁鹽文化繼承下去。
漁、鹽、耕 、讀,古漁場和古鹽場遺址上建立的民俗村,能否承載和延續(xù)以往的文明?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