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急性腦血管病的患病率更是高居首位,并且有年輕化趨勢。記者從
城陽人民醫院了解到 ,神經內科住院的病人中約80% 以上的都是
腦卒中患者。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都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如何做好腦卒中的預警和檢測?城陽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于福恩本周末與市民“健康面對面”,做有關解答。
高血壓占腦卒中病因的60%
近年來,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呈上升趨勢,而且越來越年輕化。記者從城陽人民醫院了解到,神經內科住院的約80%為腦卒中患者。城陽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于福恩說,腦卒中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的共同結果。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干預的 、另一類為不可干預的 。不可干預因素包括:年齡(年紀越大風險越大)、性別(男性多于女性)、遺傳因素(有家族史)、種族(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高于西方人)、季節與氣候變化等。可干預因素包括:高血壓(占腦卒中病因的60%)、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吸煙、酗酒、TIA、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食鹽攝入量高、血小板聚集性高、高尿酸、口服避孕藥、膳食營養素缺乏、藥物濫用、促凝危險因素及其它疾病等。
“腦卒中的發病因素歸納為以下方面。血管壁病變:高血壓性動脈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血管損壞最常見,其次為各種原因的動脈炎,血管畸形及其他損害;血流動力學改變:高血壓、低血壓及血壓的急驟波動、各種心臟病等;血液流變學改變:高黏血癥、凝血機制異常、血液病等;其他原因:空氣、脂肪、癌細胞和寄生蟲等栓子,外傷等。”于主任說。
一過性頭暈、肢體麻木要重視
“急性腦血管病,又稱腦卒中,中醫稱之為中風。腦血管病分為急性和慢性,腦卒中是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腦卒中又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出血性腦血管病,通俗講就是血管破了,一破就出血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另一類就是缺血性腦血管病,血管堵了,局部腦組織就缺血壞死了,我們叫腦梗死,其中又分為腦栓塞和腦血栓形成。”于主任說。
腦血管病絕大多數人都是突然發病的,有的幾秒鐘或瞬間就發病了,比如腦栓塞就是幾秒鐘發病的,只有極少數人發病前有先兆。但是,他的病理基礎卻是時間很長了,體內動脈硬化或者說血管損害已經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于主任說,腦卒中有發病快、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等特點。大多數病人突然發病,沒有先兆。少部分病人發病前會有先兆表現,比如一過性頭暈、黑蒙、言語不流利 、肢體麻木、活動不靈等,這時就要引起重視,最好去看一下醫生。一旦發病,就要盡早去醫院就診,腦梗死發病3~4.5小時以內可以作“溶栓治療”,可使部分人恢復肢體功能和最大限度受益。
干預危險因素,早診斷早治療
于主任稱,預防腦卒中要保持樂觀心態和提高應激能力;清淡飲食、戒煙限酒。吸煙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對缺血性卒中更是確定的危險因素,加速動脈硬化,升高纖維蛋白原水平,促進血小板聚集,降低HDL-C等,被動吸煙同樣有害。大量酗酒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要科學運動、控制體重。體力活動過少,體質指數(BMI)過高肥胖者宜適當增強體力活動,如運動后感覺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體重,則表明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合適。成年人BMI應控制在<28,或腰/臀圍比<1。
“對35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體檢和化驗,著重了解有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體質指數等。成年人應經常測量血壓,一般至少每年需測量一次,高血壓患者每2~3個月至少測量一次。還要進行糖尿病防治。”于主任建議,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定期測定血糖,必要時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同時積極控制血壓、體重,另外還要調控血脂,防治心臟病,一旦發生腦卒中一定要盡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爭取把危害降到最小。
本周六電視播出如何干預腦卒中
周六晚上,由城陽人民醫院和城陽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健康面對面》欄目將播出有關腦卒中干預的節目。播出時間為7月26日(周六)QTV-城陽20:15;7月27日(周日)QTV-城陽12:25,并陸續在SD-城陽頻道播出。
文/圖 張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