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水文局公布最新一期水情表明,我市除嶗山區、即墨市和平度市外,其他區市均有重旱出現。
截至前日,今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95.9mm,在1952-2014年共63年的歷年同期降水系列中,降水量由小到大排第5位,降水偏少。比歷年同期平均降水量317.5mm偏少38.3%,比去年同期平均降水量344.9mm偏少43.2%。
根據7月21日墑情監測數據,全市夏播地和春播地的平均土壤相對濕度分別為59%和56%,土壤含水率比7月17日有所減小,
旱情仍然嚴重。除嶗山區、即墨市和平度市外,其他區市均有重旱出現。綜合分析,入汛以來降水偏少,土壤含水率偏低,土壤相對濕度偏小,加上目前氣溫高,土壤失墑較快,全市大部分地區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特別是城陽、萊西和黃島等地,旱情較為嚴重。"今年降雨偏少,從年初以來全市氣溫較常年持續偏高,加快了
土壤水分蒸發,雙重原因導致旱情較重。 "水文專家分析稱。
鏈接
全省 1282萬畝作物受旱50萬人臨時飲水困難
據山東省防總18日統計,山東在田作物受旱面積1282萬畝、8萬畝出現枯苗死苗現象,有50萬人出現因旱臨時性飲水困難。大中型水庫蓄水是近十年來同期蓄水量最少值,537座小型水庫、2000多座塘壩干涸,4萬余眼機電井出水不足。
預報
連陰雨來了難解渴局部可能出現洪澇
臺風"
麥德姆"或將影響島城
連續三天發布的高溫警報,昨天下午終于解除。從今天開始,我市將迎來連陰雨天氣,不過因為雨量不大,且分布不均勻,而目前正在我國臺灣海域附近的臺風"麥德姆",很有可能影響島城。
來自
市氣象臺的最新天氣預報顯示,預計今起三天我市有雷陣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地區有短時強降雨,南風短時北風3~4級,雷雨時陣風7~8級,沿海及近海海域有霧,全市大部地區最低氣溫22-25℃,最高氣溫市區26-28℃,各區市在27-31℃。
"這次的雷陣雨天氣,對緩解旱情作用不大。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雷陣雨分布不均,局部出現短時強降雨不利于土壤吸收,可能會由干旱轉而變成洪澇災害。 記者 徐美中
探訪
兩個月沒見一滴雨抗旱隊進村去打井
記者探訪平度膠州黃島等地旱情各地積極挖塘保苗
今年春小麥收割后,平度農民徐明剛和妻子信心滿滿地種下了
秋玉米,指望著過一個豐收的金秋。可是從5月至今,連續兩個月沒下一滴雨,眼看著玉米苗快被渴死了,徐明剛每天早上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給地澆水。當地不少農民合伙打井,半夜排隊等澆水。
平度南村:4萬畝玉米可能絕產
昨天上午8時,記者來到平度南村鎮楊家莊,沿著史家街一直走,路兩側沒澆水的地都龜裂成了塊狀。原本應該郁郁蔥蔥的玉米地,變得稀稀拉拉。在一塊玉米地里,記者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況:同樣是麥收后種的秋玉米,澆水的地里玉米個頭長的跟成年人一般高,而一壟之隔的地里,由于缺水玉米跟筷子一樣高。在朱文明家的五畝地里,記者看到了玉米、
花生、豆角。由于自家打的17米深的水井,已經抽不上水澆地,玉米葉子都枯黃了,有的還沒等抽穗就生了蟲子。 58歲的朱文明說,這是他從記事以來見過的最干旱的一年,記者在朱文明家里看到了大大小小11個水桶,都是為了村里放水時多存一點飲用水。
據平度南村鎮政府統計,全鎮受旱面積20萬畝,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全鎮將有12萬畝玉米面臨減產,4萬畝玉米面臨絕產,2萬畝夏播作物無法下種,2.3萬畝花生面臨減產。
黃島寶山:3萬余畝莊稼卷葉
進入小暑以來,作為黃島區藍莓的主產區,寶山鎮的農作物讓農民們開始犯愁。自從進入6月后,這里就沒有有效降雨,由于身處丘陵地帶,寶山鎮成了黃島區最干旱的地方。河道里的水已經基本干涸了,寶山鎮的3萬余畝秋玉米、花生、大豆等都開始卷葉子。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寶山鎮的一處花生地,農民張光明在地頭滿臉愁容地在查看花生的長勢。一看到花生葉子都打卷了,張光明嘆了口氣,如果再不下雨,花生就完了,現在落果非常差,最怕的就是絕收。
抗旱保苗:政府協調打井挖塘
為了減少損失,各區市政府紛紛建立了抗旱服務體系。在平度南村鎮,政府下設14個抗旱服務小分隊,深入145個村幫助指導抗旱,還協調有自然條件水源好的村新上農灌線路20000多米,新挖平塘32個,新打及清理機井726眼,有效緩解了旱情。記者從膠州市農業和水利部門了解到,下一步將根據實際情況啟動農田灌溉應急預案,通過組織人員打深井、大口井和平塘清淤深挖,盡量擴大水源面積,引導村民自覺主動想辦法抗旱,拉水澆地保苗,將干旱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記者 于波 王漢峰 馬丙政 實習生 白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