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九點,山東首家
24小時書店“明閱島”正式運營。打七五折的圖書、濃郁香醇的咖啡、便捷流暢的WiFi以及優雅復古的環境,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閱讀消費。至19日上午九點,這個位于青島書城二樓不足兩百平方米的書店,共納客約500人次,
營業額近萬元。
山東首家24小時書店首夜營業近萬元 “明閱島”的出現是一時跟風還是“蓄謀已久”?“明閱島”最大的繁榮是曇花一現還是一直綿延?青島書城的總經理兼“明閱島”的負責人李文稱,明閱島來之不易,對于它的發展不可能沒有疑慮,盡管如此,還是寄予最大的希望,并致力于打造一張新的青島城市名片。
據了解,這個位于青島書城二樓不足兩百平方米的書店,首夜共納客約500人次,營業額近萬元。
7月18日晚九點,記者來到了位于書城二樓的“明閱島”,這個號稱山東首家24小時書店,在別的書店都已打烊時它卻剛剛開始,不足兩百平方米的地方,放了約有60個顧客的位置。李文告訴記者,從早上九點到現在,他在書店待了整整一天了,顧客一直源源不斷。
李文稱,“為了這個書店,我們花了不少心血,幾年前就到臺灣考察過,今年四月份又到北京考察過,五月份著手籌備,忙活了兩個多月終于開業了。”
“與眾不同”的書店更有青島特色 “不是每個地方都合適做這個書店,有的也只是跟風,不適合做下去,通過考察的結果來看,有的24小時書店是虧本的,我們不是沒有這個疑慮,即便如此,還是希望它能夠越辦越好。”李文表示,“明閱島”并不是跟風的產物,它是有自己特色的。
從裝修的風格來看,復古的地板和桌椅,歐式的雕塑,一個VIP專區,在北邊靠墻一側,包括五張桌子,20個座位,容納20個顧客。讀者可以坐在桌子旁邊喝咖啡邊讀書,累了還有免費的WiFi供你上網;復古的格調中不乏現代的元素,書店西側區域為體驗區,包括微書城、微支付和數字閱讀,讀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在iPad上搜索海量圖書資源。
“這兒的每一盆花、每一株草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只想讓這個書店與眾不同。”李文稱,它的與眾不同表現在與獨立書店相比,它背靠新華書店這樣的大型國企,擁有的圖書量和經濟資本,是其他獨立書店所無法比擬的。同時,它的面積可能過于狹小了,不足以撐起一個書店的門面。但相較于其他普通書店,它又像極了一個書吧。
所有的圖書都是從新華書店精挑細選而來的,因為書店面向的讀者是大學生、白領等富有小資情懷的年輕人群,所以圖書中史哲之類的占了較大比重,旅游雜志、少兒讀物相對來說較少一些。同時,為了體現青島的本地特色,李文還專門在門口左側設立了心情墻,上面貼滿了小貝殼。
24小時書店的成本如何?它是靠什么來盈利的?李文表示,目前光裝修就花了幾十萬,這還不算別的,吧臺工作人員3個、圖書管理員3個,實行輪班制度,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而盈利主要是靠賣書和賣咖啡來實現。現在正好是青島的旅游旺季,也是氣溫較高的夏季,正好也趕上了書店的旺季。等冬天來臨,書店的淡季隨之而來,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該如何去應對,萬一淡季時入不敷出,我想我也會把它堅持下去的。”
記者整晚體驗,書店內一直人來人往 記者在現場看到,已是晚上十點半多了,書店里還是擠滿了人。正在看書的小女孩徐燕霖告訴記者,她今年11歲了,暑假過后讀六年級,由于自己的家離這邊很近,所以每個周末都來書城讀書。“這兒的環境真好,還有凳子可以坐,以后一定會常來。”
19日凌晨1:30,城市沉睡,一對中年夫妻帶著自己的女兒,悄悄地走進了書店,燙著卷發的母親牽著女兒的手,慢慢地走過一排又一排書架。
2:05,又一位母親帶著女兒來了,母親輕輕地抬起了腳跟,只用腳尖蜻蜓點水般走到書架前,也許她是怕自己的腳步聲,把讀者從書本的世界拉回現實。
2:25,四位銀座幼兒園的幼師,剛結束自己的活動,走進了書店。他們四處張望著,偶爾挑一本書,坐在邊上看一會;偶爾,他們也會聚在一起,小聲地討論一些事情。
3:00,張瑞根,家住黃島,青島大學大三學生。在這里,從18日晚上七點多,一直到現在。他獨自坐在角落里,不管人來人往。
3:20,張先生,46歲,做外貿生意,土生土長青島人。愛好藝術類的他,從18日晚九點半就到了書店,如今還依然精神地看著借來的書。他告訴記者說,新華書店掙了他不少錢,以后每個周末都會來。
4:00,愛好古龍武俠的袁先生,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采訪得知,他來這里是因為過往上夜班的習慣,讓自己落下了晚上睡不著的“毛病”。“盡管今天白天上了班,我晚上還是可以不睡,也不累。”在四方機廠上班、在四方住的他,原本打算走路回去的想法,最終因為疲倦落了空。
文/圖 見習記者 王鑫鑫 饒守春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