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市民馬女士帶著失聰女兒在公園里游玩時,丟失了價值24萬元的
人工耳蝸,便通過各種途徑發布尋找人工耳蝸的信息,眾多市民得知后,紛紛加入
搜尋人工耳蝸的“大軍”。在人工耳蝸丟失30個小時后,撿到人工耳蝸的市民付偉濤看到了搜尋信息,立即聯系了馬女士,歸還了人工耳蝸。為表示心中的感激之情,7月15日,馬女士給好心人付偉濤送上了一面錦旗。
公園里游玩拍照
丟失了人工耳蝸 7月13日上午,壽光市民馬女士帶著4歲的女兒到壽光城區剛建成的愛情公園里游玩。經過公園里的一處景點時,馬女士感覺這個景點不錯,便準備給女兒拍張照片。
“因為女兒是先天性失聰,佩戴上了人工耳蝸,才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馬女士告訴記者,這個人工耳蝸里有塊金屬片,不能沾到水和汗珠。“當時女兒玩得挺高興,頭上出了不少汗,于是我就將她的人工耳蝸摘了下來,放在一個袋子里。”馬女士說。
為了方便給女兒拍照,馬女士便把這個袋子放在草叢上。“我們拍完照片便離開了,去其他景點游玩。”馬女士說,大約20分鐘之后,她忽然意識到拍完照片忘記了拿袋子。
馬女士立即返回拍照的地方,卻發現裝有人工耳蝸的袋子不見了。“當時我在草叢里和花叢里找了幾遍,始終沒有發現那個袋子。”馬女士對記者說,袋子里只有人工耳蝸和一個太陽鏡,這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多少價值。
“都是因為自己的粗心,才把女兒的人工耳蝸丟失了。”馬女士說,始終沒有找到人工耳蝸,她心里很內疚,感覺對不起孩子。
“如果實在找不到的話,需要重新佩戴。”馬女士說。
上網發信息尋找
眾市民轉發幫忙 心急如焚的馬女士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家人,全家人都趕到公園,擴大了尋找范圍,但始終沒有發現丟失的人工耳蝸。
“當時全家都慌了神。”馬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兩歲的時候才被發現失聰,通過國家的一個救助項目,今年4月份女兒佩戴上了人工耳蝸,終于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了。
“看著女兒高興的樣子,我們很欣慰。人工耳蝸直徑3厘米左右,長約5厘米,價值24萬元,再加上5萬多元的手術費,佩戴上需要近30萬元,這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另外,人工耳蝸配備起來非常麻煩。”馬女士說,人工耳蝸幫助女兒聽到外界聲音,全家人格外重視。
馬女士說,她家里的經濟情況并不是很好,如果再給孩子重新配備一個人工耳蝸,所需的費用肯定承擔不起。“我們非常希望有好心人撿到人工耳蝸,能夠送還給我們。”馬女士對記者說,情急之下她把丟失人工耳蝸的經過發到了當地網上論壇、微信朋友圈里,期待著奇跡的出現。
記者了解到,此消息傳開后,當地眾多市民參與其中,相互轉發信息,希望早點幫馬女士的女兒找到丟失的人工耳蝸,讓孩子早點回到有聲世界里。
草叢里發現袋子
好心人聯系歸還 人工耳蝸丟失一天后,馬女士和全家人仍然沒有找到,對找到人工耳蝸已不抱希望了,可是奇跡在人工耳蝸丟失30個小時后出現了。7月14日下午4時,馬女士的丈夫張先生收到一條消息,稱壽光市民付偉濤撿到了丟失的人工耳蝸。
這條消息對于馬女士一家人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驚喜,孩子終于可以重獲新“聲”了。14日下午6時,付偉濤將撿到的人工耳蝸還給了張先生。“太感謝了,感謝關心此事的所有市民。”張先生接過人工耳蝸激動地說。
付偉濤告訴記者,13日下午他陪妻子和女兒在愛情公園游玩,在草叢里發現一個袋子,里面裝有一個人工耳蝸,他并沒有意識到這個人工耳蝸如此重要。
“這幾天,我看到了同事轉發的‘全城尋耳’的帖子后,一眼就認出這是自己撿到的東西。”付偉濤說。
面對張先生的連聲感謝,付偉濤顯得有些靦腆,一個勁地說:“歸還人工耳蝸,孩子就能聽到聲音,這是我應該做的,誰撿到都會這么做的。”
7月15日,付偉濤收到了張先生送來的感謝錦旗,上面寫有“真誠助人,品德高尚”四個字。
文/圖 本報記者 鄧永杰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