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將物資搬運到島上。
在距離青島57海里外的黃海中部,有一座面積僅為1平方公里的無居民
孤島——千里巖。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千里巖
海洋環境監測站就設在這里,它是我國基本發報臺站之一,需要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定時測量海水溫度、鹽度、海浪以及當地氣溫、濕度、氣壓、風速和風力等。冬天的風吹在臉上像刀子,而夏天高溫、高濕下滋生的蚊蟲更是折磨人。這種條件下,58歲的監測站站長
張世江在這里堅守了38年。7月4日,記者跟隨“中國海警1122”船趕赴了千里巖。
57海里外有個監測站 千里巖位于黃海中部,隸屬于海陽市,距青島57海里。因為離岸較遠,面積又只有1平方公里多,所以這座無居民小島被命名為“千里巖”。然而,就在這個遠離陸地的荒島上,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海洋環境監測站。這是我國北海區設立最早、離岸最遠、條件最艱苦的站點。上面的工作人員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溫度、濕度、風向、風力、能見度、海浪、鹽度、氣壓等天氣和海洋數據。據介紹,這些監測數據不僅要傳到北京,還要與世界海洋與氣象預報組織共享。
由于千里巖沒有土壤和淡水,所有辦公和生活必需品全部依靠補給。7月4日,記者搭乘給監測站運送補給的“中國海警1122”船,來到千里巖實地探訪。當天海面風平浪靜,在航行了4個多小時后,前方出現了一個啞鈴狀的島嶼。隨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千里巖。遠遠望去,山頂矗立著一個紅白相間的燈塔。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島上的建筑逐漸清晰。
遠離陸地,倆月補給一次 58歲的千里巖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張世江老家海陽,他在這個監測站一干就是38年。張世江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監測站的順利運轉,幾名工作人員輪流駐島值班。“每批三個人駐島,一天24小時三人輪流值班。”他說,每批人員駐島時間約為兩個月。“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等待補給船的到來。”副站長車豪杰告訴記者,每到這一天,他們都會早早地起床收拾行裝,等待補給船。“一大早就朝著船來的方向看好幾遍,當看到一個小白點出現在視野中,逐漸變大時,心情是最激動的。”他們還要默默祈禱,“萬一風浪太大,補給船不能靠岸,就是一場空歡喜。”
7月4日,船舶離海島還有3海里時,駐島人員便在碼頭上等候,并興奮地朝補給船揮手致意。船舶靠岸后,工作人員將米、面、西瓜等近2000斤重的物資從船上卸下,并采取手拎肩扛的方式,徒步攀登300多個陡峭臺階,將物資搬至山頂的監測站。由于天氣炎熱,記者提了半袋米往上爬,休息了三次,到了站里已氣喘吁吁。而張世江扛著煤氣罐,還提著一袋米,一連搬了好幾趟。
生活枯燥,帶動物做伴 位于山頂的監測站是一個用鐵柵欄圍起來的小院子。院子里,除了有一棟二層小樓外,還零零散散種著韭菜、大蔥、黃瓜等蔬菜。院子不遠處,是一個監測氣溫、濕度的觀測場。“一樓用來辦公,二樓住宿。我們前幾年從陸地上帶來一些土壤,每到春天就種菜,萬一補給船不能按時送來補給,我們就靠自己種的這些東西度日。”張世江說,為了確保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蔬菜,他們還在島上種了大棚,“不過由于島上土壤貧瘠,蔬菜產量極低”。
在院子一角的狗籠里,關著一條德國牧羊犬。“2000年剛斷奶,我就把它帶過來了,一住就是14年。”副站長官華說,“以前走起路來虎虎生威,所以給它起名叫‘虎子’,可是隨著它的年齡增長,反應遲鈍了很多,有人開玩笑給它改名為‘大傻’了。”工作人員又帶來一條寵物狗和一條狼狗,繼續“看家護院”。此外,為了豐富島上的生活,工作人員還帶來了兔子、鴿子,給島上沉悶、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講述
“父親、岳父去世時,我都在島上” 回顧在千里巖的工作經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均感慨萬千:由于這個特殊的工作,老人去世、孩子生病、子女高考等家中大事發生時,他們經常沒法及時趕回去。
“冬天的風像刀子一樣”
因為遠離陸地,千里巖上的自然環境極為惡劣。“最難熬的就是冬天,呼呼的大風根本停不下來,一刮就是幾個月。”官華說,冬天的海風動不動就達到11級、12級,“吹在臉上真的很痛,就像是被刀子割,感覺臉都被吹得變形了”。
“曾經有一次雷雨天氣,我去監測場看數據,突然一個閃電擊中了十幾米外的一個避雷針。”發生在張世江身邊的這件事情,讓他至今感慨自己命大。而越是這種惡劣的天氣,監測到的數據就越重要。“以前設備比較落后,遇到大風天氣時,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去監測場查看各個氣象數據。”官華說,而為了不被風刮跑,他們就手腳并用,幾乎是爬向監測場。好在現在監測站更新了設備,很多氣象資料通過儀器能直接傳輸到電腦上。
冬天難熬,夏天也不好過。因為島上沒有高大的樹木,加上海上云量較少,在太陽的炙烤下,這里的氣溫經常超過35℃。高溫加上海島的高濕,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千里巖的蚊子、蒼蠅等開始泛濫。“一般情況下,花露水和殺蟲劑不起作用。一開始,我們經常被咬得起一身疙瘩,甚至還會起水泡。”張世江說。
條件艱苦,24年沒進新人 “跟以前相比,現在島上條件改善了很多。”張世江告訴記者,目前不僅實現了太陽能發電,還安裝了電視機、電風扇、暖氣。不過,依然很難吸引年輕人。“24年前,我來到這個站點工作時,是站上年齡最小的,現在我還是最年輕的。監測站24年沒有進過年輕人了。”1970年出生的副站長車豪杰說,這個工作讓年輕人敬而遠之。
此外,由于距離陸地較遠,有時候食物供給會不及時。“有時風浪太大,補給船不能靠岸。這種情況下,食物就顯得格外珍貴。”車豪杰說,“每當看到食物不多了,就省著吃。曾經有一次補給船70多天沒有靠岸,我們只能就著咸菜啃饅頭。”
“條件艱苦算不了什么,堅持一段時間也就過去了,最折磨人的就是精神上的痛苦。加上燈塔上的工作人員,島上總共只有六七個人,娛樂活動少之又少。除了工作之外,就是爬山、釣魚。”張世江說,大多數時候,人們會朝著大海大喊幾句,或者以發呆的方式度日。
上島38年,虧欠家人最多 “工作38年,在島上過的春節不少于20個。”張世江說,長時間的駐島生活,讓他習慣了島上的清靜,如果突然回到城市還真的會不適應那種嘈雜和喧囂。
回顧在這里的工作經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均感慨萬千:由于這個特殊的工作,老人去世、孩子生病、高考等家中大事,他們都沒法及時趕回去。“一開始,遇到急事時,家人會打電話跟我說。可是,因為沒有回去的船,碰到這種事,我也是干著急,根本幫不上忙。”車豪杰說,時間長了,妻子也就慢慢理解了,為了不讓丈夫擔心,她就選擇性地報喜不報憂。
“父親、岳父去世時,我都在島上。”采訪過程中,張世江表示,因為沒能送老人一程,讓他一直都非常愧疚。“家里還有老母親。孩子、老人病了,都要我愛人一個人去照顧,這些年來虧欠家人的實在太多。”談到這里時,他眼角泛著淚花。
還有一年半,張世江就要退休了,“在這里待了近40年,如果突然有一天讓我離開,還真有點舍不得。”
文/記者 李保光 圖/本報記者 高緒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