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
膠州市新增鋪集鎮、里岔鎮等6條
城鄉公交線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客運一體化。目前,全市開通了16條城鄉公交線路,8條鎮村公交線路,途經680多個村莊,全市811個行政村的公交通達率由此超過了八成。群眾最多只需花2元錢,就可從各鎮辦直達膠州城區。
□ 本報記者 白曉
本報通訊員 劉偉 田磊
"以前坐‘小公共’進趟城,從我這上車票價要10塊錢,還得等人滿了才發車。現在好了,票價2塊錢,我這年紀的還可以免費……"在502路嶄新的公交車上,膠州市鋪集鎮69歲的農民王澤恩對新車的舒適和便利贊不絕口。
502路公交車,采用10.5米的36座大型高一級新能源LNG燃氣空調車,線路全長53公里,沿途設57個站點,間隔20分鐘對開發車,65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
膠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劉洪玉介紹,膠州城鄉一體化公交確定由膠州巴士公司、青島交運集團、膠州中達運輸公司3家企業共同經營,今年3月份這3家企業就備好了170輛新能源公交,"五一"當日全部上路。
如此大的票價和政策優惠是怎樣實現的?車輛運行過程中的虧損怎么彌補?
膠州市客運管理所所長梁勇介紹,城鄉公交按5萬-7萬元/標臺給予補貼;市區公交按2萬元/標臺給予補貼;對公交延時增加的行駛里程,按運營成本4元/公里的標準進行補貼;對低票價運營、特殊群體優惠,市財政也會給予相關補貼。"今后3年還將增加城鄉公交車100輛,預計每年在公交事業上投入的財政補貼資金將達到4500萬元。"
膠州市中達運輸公司總經理滕東明說:"實行2元票價后,客流量明顯增大,運輸成本明顯提高,5萬-7萬元的補貼僅能保本或微利經營。"
公交車開到村口,不少人從此"出門登車,抬腿進城。"膠東街道辦事處村民劉樹強告訴記者,"以前去鎮上趕集,現在去城里逛超市。"
記者在502路、505路等線路較長的公交車上看到,因票價降低,車上乘客增多,乘車環境顯得比較擁擠,特別是早晚高峰期以及周末和節假日更是客流量激增;城鄉公路上沒有專用公交車道,來往大型貨車較多,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安全隱患。
梁勇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對所有公交車安裝GPS定位系統,實時監控運行路線和時速,并要求公交車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30公里;在人流量較大的線路增加車次,節假日臨時加大發車密度,提升群眾乘車的舒適度。百姓"點題"開通城鄉公交
"小公共"曾是客運主力軍。上世紀80年代初期,經營權的開放讓越來越多的"小公共"相繼上路,膠州城鄉道路上隨處可見其身影。
搶客沒命地跑,等客半天不走,節假日擅自漲價,駕乘人員素質不高,安全意識差……小公共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此外,由于歷史原因,客運班車"掛靠經營"產權不清,經營權屬糾紛不斷。車輛私下高價轉讓,糾紛時有發生。"以前,路上的車雖然很多,但小公共運輸能力有限,加之交通法規不允許站外上下客,群眾出行不便的難題一直沒得到徹底解決。"梁勇毫不諱言。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以及國家級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膠東國際機場的規劃建設,當前的運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及市民出行的需求,開通農村公交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在膠州市人大兩次調查收集的"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和"最急需解決的10件事"中,開通農村公交的問題均位列其中。
"公交不僅要在市區跑,還要開到村頭,打造覆蓋全市的‘大公交’客運體系。"劉洪玉告訴記者,經過充分調研論證,結合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相關做法,膠州市確定了"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清空市場,公交運營"的工作思路,將"小公共"全部清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城鄉公交、鎮村公交。
177輛"小公共"平穩退出
膠州市此前共有客運線路23條,客運班車"小公共"177輛。這部分車輛逐漸"演化"形成2個"集團":一是承包經營車輛,共有92輛;二是"公車公營"車輛,分屬5家小客運公司,共有85輛。
這些車輛大多數是20座以內的小型車,車內狹窄,安全性差,排放大多不達標。它們是如何順利退出市場的呢?
記者從膠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177輛客運班車的退出實行"兩條腿走路":92輛承包經營性質車輛的退出,由政府主導,企業回購;5家小企業及其所屬的85輛車退出,則以客運班車與出租車指標置換的方式完成。4月21日前,所有"小公共"交付完畢,之后全部進行了報廢處理。
"公司內部成立工作小組,由董事長親自掛帥,跟每一個車主進行單獨談話。"滕東明告訴記者,"提前將政策講解透徹,經濟補償又合情合理,車主們也就相對理解和配合多了。"
"退出客運班車的從業人員,我們還會在考核后優先錄用。"滕東明說,公司為所有駕駛員投五項保險,并將月工資從"小公共"時代的3600元左右,提高至4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