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農村有了垃圾往往會隨手一丟了事,農村也因此成了環境衛生差的代名詞,如今城陽區
上馬街道的5萬村民們,也有了專職的保潔員,用上了先進的設備,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樣的保潔服務。據了解,自今年4月1日起,城陽區上馬街道在全街道實行了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長效管理機制,給社區面貌帶來了巨大變化。
5月28日,在上馬街道北程社區,居民孫大媽和孟阿姨正帶著小孫子在外面玩耍,提起村容村貌,兩位老人直喊滿意,“以前路邊堆滿了磚頭塊等亂七八糟的垃圾,垃圾桶經常冒了尖,垃圾滿地都是,夏天沒法聞,前段時間街道上帶人清理了以前的垃圾,配齊了垃圾桶,現在天天有人打掃,環境好了。”
城陽區上馬街道園林環衛負責人趙亮波表示,自今年起,上馬街道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城鄉同治”的工作思路,計劃利用二年時間,實現全街道環境衛生全方位、無縫隙、全覆蓋管理。據介紹,上馬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在管理模式上了借鑒城市環衛工作模式,街道駐地與各社區環衛保潔、垃圾清運統一組織實施,各社區設立保潔隊伍,統一配備環衛專業設備和管理人員,由街道統一管理;嚴格落實“三級考核”制度,街道、管理員、保潔員逐級考核;協調中國電信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成立調度指揮中心,對各項工作實時跟蹤、定位、監管,比如創新垃圾桶電子標簽管理模式,通過無線傳輸、GPS衛星定位、垃圾桶傾倒次數和時間顯示、監控平臺實時監控等手段,實行垃圾桶清運科學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此外,垃圾清運模式也得到改善,原有的垃圾清運與日常保潔分家管理模式被破除,創新建立“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淘汰原有的壓縮式垃圾車,更換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全密閉垃圾清運車輛7輛,更換塑料垃圾桶2000余個。而在經費投入上,則采取了“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建立起街道、社區分級投入機制 ,其中大型環衛設施設備由街道出資,農村社區日常保潔、垃圾收集清運費用則由社區出資保障其正常運行,年底由街道財政按照以獎代補和考核機制反補社區。
文/圖 記者 吳璟 通訊員 張曉武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