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里社區廣場上各類設施齊全。
本版文/記者 姜振海 婁花 圖/本報記者 陸金星
■管中窺豹 荒里,顧名思義,就是荒涼的意思。荒里社區黨支部書記薛志偉介紹說,當年的荒里三下是溝,有東溝、南溝、北溝,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窮出了名;現在居民是坐享分紅,月領工資,富出了名。6月6日上午9點多,在小珠山東側的荒里社區,寬闊的道路旁是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寬敞的社區廣場上,有幾個孩子正在游樂設施旁玩耍,年輕人在社區的籃球場上打籃球。這個多年前以貧困聞名的地方,已經和城里沒有什么兩樣,有些地方甚至比城市的社區建設得還要好。而這一切的變化,還得從開發區的創建和村里的改革年份說起。
一個新帶頭人的思路 1987年前的荒里,村民都以種地為生,地是山嶺薄地,旱的時候旱死,澇的時候澇死,盡管當時已經實行了包干到戶,但是村里的人只能保證不挨餓。經濟基礎薄弱,全村的集體開支,僅靠一個有5名工人的鉚焊廠和兩個采石場的收入來維持,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
1987年1月,28歲的薛志偉開始擔任村里的黨支部書記。面對貧困的生活,捉襟見肘的經濟收入,薛志偉非常著急。窮則思變。此時,緊鄰的青島開發區到處是轟轟烈烈的建設場面。薛志偉意識到,種地沒有出路,必須借助有利條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一個想法在薛志偉的心中產生:為何不像開發區一樣,在工業上面做做功課呢?得知乳膠手套等勞保用品生意很火,他研究起了做乳膠手套的生意,高薪聘請工程技術人員來廠工作,組建了“青島市利達乳膠廠”。
乳膠手套生產出來了,但是本地市場銷路有限,他聽說這種產品在國外也很有市場。1988年的春天,他背著生產的樣品,想到廣交會上去闖蕩闖蕩。
為節省村里的集體資金,他不買展位,而是在交易會場外采取擺地攤的方式推銷產品。沒想到,這個地攤等來了財主。產品被一家香港客商看中,當即就下了個訂單。此后,通過這個香港客戶,
荒里村生產的乳膠手套,走出了國門,現在仍然在向亞洲和歐洲等地出口。
1996年荒里從膠南劃歸黃島,享受到更好的招商引資政策之后,該村的工業更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村里成規模的工業企業共有38家,另外有餐飲、服務企業36家。在經過多年艱苦打拼積攢后,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從1987年的3萬元,躍升到2001年的300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從1987年的920元,躍升到2001年的5500元。
一次拆遷鑄就的新生 2000年,荒里村附近的海爾大道需要拓寬,要拆遷一部分村民的平房和企業。“拆了那么多平房,將來早晚要改成樓房,不如直接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舊村改造”,薛志偉向上級反映后,得知可以得到政府政策扶持,于是決定開始村民上樓。薛志偉說,當時借鑒了外地經驗,村集體出地,引入外來公司出資金進行合作建房,資金也就得到解決。
2001年初正式啟動舊村改造工作,到2007年底,荒里村民全部告別了低矮潮濕的小平房,住進了水、電、暖、天然氣、寬帶網絡、數字電視等各種配套設施齊全,人均居住面積5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目前,共建成多層樓房57棟,其中本社區安置房20棟,商品房多層37棟,高層住宅13棟。另外,還配建了商業網點和超市,村里有了更多的經濟來源。
2001年至2007年舊村改造之后,荒里增加了3850平方米的商業網點和8960平方米的超市,加之原有的13500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就構成了社區主要的經營性資產。截至2012年11月30日,荒里社區經營性凈資產額1.717億元。改革后納入青島昆侖山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進行企業化管理。
一個決定帶來的福利 村民變成了居民,居民又變成了股民,荒里社區共有1171人,每人獲得的股權在10萬股左右,去年每人分到1600元。
現在社區的孩子入托有補貼、在香江路第三小學上學的乘坐校車費用全部報銷,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都享受補貼;根據當年居民參加的農工商保險,目前社區里已經有120名居民每月平均能拿2000多元的保險,部分老人每月也可領到1000多元。“我們還建立了圖書館,居民可以免費借閱”,今年62歲的薛志新介紹說,還成立了老年學校、居民學校、婦女之家,以及業余文藝團隊。
對于即將獲得批準成立的
西海岸新區,薛志偉又是怎樣看待呢?他說,將緊緊抓住
西海岸新區的發展優勢,及時與區有關部門對接,加快調整工業用地位置;搞好對原有企業的服務,使企業安心經營,有利于安置社區居民就近工作;另外,將籌措資金,建造廠房,引進生態環保且附加值高的企業來社區投資落戶,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讓股民收到更多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