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卿在他的小花園種植了不少蔬菜。
▲ 1989年11月,蔡可卿與辦公室同志在煙固墩山上合影留念,山下就是當時的開發區。
■親歷者說 46歲從部隊轉業,換下軍裝即刻趕赴新的“戰場”,先后擔任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工委副書記、黃島區政協主席;退休后,又被聘請為開發區管委會、黃島區人民政府特邀顧問 ,同時接任區老年體協主席、組建區老年大學……這是一個把前半生獻給國防事業、后半生獻給開發區的人,他就是今年75歲的蔡可卿老人。從2平方公里起步,到初見成效,形成規模,與黃島區合并,他一直都奮戰在一線?!皬臍v史的角度來看,這一重大舉措會有重要意義,真正的帶動作用會在幾年之后才能顯現出來”,得知
西海岸新區獲批的消息后,蔡老甚為興奮。是啊,這片他所深愛著的熱土,又迎來了發展的嶄新一頁。
1985年3月28日,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面啟動,當時的任務主要有兩項:一是搞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搞招商引資 。時任辦公室副主任的蔡可卿主要負責接待、協調工作 ,雖然眼前是一片曠野 ,但他對著一張開發區規劃圖,一遍遍向客人介紹未來美好的前景。
1989年下半年,開發區從全國名牌大學挑選了249名大學生,一下子進來這么多人,吃、住都難以解決,部分同志只能到養牛場附近的平房里暫時住下。當時開發區只有一個餐廳,機關干部、企業職工近1000人均在這里用餐,十分擁擠,區領導和大家一樣排隊買飯,時任辦公室主任的蔡可卿經常到食堂幫助師傅打飯、賣飯。
開發區創建他就來了 身材高大,行動利索,滿頭白發卻聲如洪鐘。5月29日,在開發區老年活動中心,今年75歲的蔡老說:“我自己開車,從青島家里趕過來的”。
蔡老現在是市老年體協副主席、區老年大學名譽校長 、區老年體協名譽主席。有激情,能創業,善于創新,勇于開拓,即便是退休之后也沒有什么變化,熟悉他的人這么說。蔡老一直都沒變,蔡老就是這樣的人。而說到這個“一直”,可以回溯到1985年開發區的創建。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召開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建議進一步開放包括青島在內的14個沿海城市,并提出要在有條件的城市劃定一個區域,興辦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5月4日,青島與其他13個沿海城市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全國首批開放城市,同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準成立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5年3月28日,開發區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
在沒有到開發區之前,蔡可卿是北海艦隊某部的團政委。“如果能親自參加國家的改革開放建設,戰斗在一線,是人生的莫大榮幸”,有了這樣的想法,又有了開發區籌備小組領導親自到部隊邀請,他脫下心愛的軍裝,轉業到開發區工作。蔡可卿說,接到部隊批準轉業的通知后,他本來可以在家休息半年后再上班,因為開發區初建時期人員缺乏,開發區領導建議先來上班,后辦手續。連身便裝都沒有的他,星期天到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扯布做了條褲子,星期一上午取到新衣在廁所里換上,夫人把軍裝帶回家,46歲的他就這樣直奔開發區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