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將到來,焦慮幾乎成為每一位
考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大家不僅感到緊張、焦慮、不安、煩躁,甚至出現失眠、坐立不安、精神不振等情況。對此,心理專家表示,面對高考,同學們一定要認識到焦慮不是一個人的“專利”。
小潔是一名高三女生,原來成績一直很穩定,在班級前十名左右。但是高考前的兩次統考,考得都不理想,在班級十五名左右。據小潔介紹,距離高考僅剩四五天,她出現了失眠,食欲不振,愛發脾氣的情況。
對此,
萊西市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李飛指出,焦慮情緒可能是每一位考生或多或少會遇到的問題。不少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專門到科室咨詢他,就要考試了,內心很焦慮怎么辦。
“焦慮是人類很常見的情緒反應,你應該認識到重大考試引起焦慮情緒是很自然的心理反應。”李飛說,面對焦慮情緒,同學們首先應該學會接納。如果大家認為焦慮只是自己的“專利”,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很多考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所以,每一位同學都應該以平常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出現的焦慮。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緒。
“如果感到焦躁不安,大家要學會適當的放松辦法。”李飛建議同學們在焦慮時 ,可以將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吸氣,讓你的胃鼓起來,保持舒緩的吸氣;緩慢、均勻地將廢氣從鼻子中呼出;重復幾次,保持一定的節律,一分鐘8次~12次。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快速深呼吸。
同時 ,同學們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此來消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應對困難的必要前提。
在家長方面,李飛建議,高考前夕,一些不必要的關心和要求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明顯的影響,家長最好是幫助學生保持慣常的學習生活模式,不要懷疑孩子的學習自覺性;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動自由;不要對孩子說泄氣話;不要強迫孩子吃不想吃的東西;不要當孩子的施壓者。因為現在參加高考學生大多在十七八歲,已具備一定獨立能力,再加上平時如果基礎不錯,“臨戰”心理比較輕松的話,家長就沒有必要去用過分的關懷將考生“包圍”得太緊。記者 孫澳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聚焦2014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