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5月31日訊(記者 于紅靚 林剛) 近日,“一天當中何時
加油更
劃算”的話題引起了網友的討論,有網友稱因為熱脹冷縮的緣故,因此在
早晚氣溫低時比在中午時分加油更劃算。采訪中,一些加油站的技術人員表示,理論上這種結論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因為加油站的儲油罐大都深埋在地下,早晚溫度恒定因此出油量相差無幾。
網友以中學物理中的液體密度理論,結合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得出結論:加油最好選擇早上或晚上,要避開中午太陽直射的時候。有網友進行了實驗來證明:以93號汽油為例,在進行測算后發現,10℃時,汽油的密度為0.75g/ml,25℃時的密度為0.741g/ml。在正常狀態下,青島早晚的溫差大約在10℃左右。網友以普通家庭轎車50升的油箱為例,實驗發現,15℃和25℃兩個溫度的汽油換算成質量數值的話,兩者之間相差了 300g,如果以93號汽油的平均密度0.725g/ml計算,大約相當于0.414升汽油。
溫差對于加油量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了一些城市的成品油價格。國內東北、西北地區一些區域四季溫差一般高達四五十攝氏度,針對季節溫差會實行不同的價格調整政策。對于加油站而言,采用的是“噸進升出”,即成品油在生產環節進行交易時按噸算,而車主從加油站購買成品油則是按升算。從全國來看,成品油體積變化最為明顯的當數東北和西北地區,這些地區夏季與冬季溫差較大,成品油受熱脹冷縮原理的影響,每噸折合的成品油體積變動幅度較大。在全國大多數區域,汽柴油價格還是按照平均密度價執行,不進行季節調整。
從理論角度看 ,在清晨或晚上氣溫較低時加油,所得的汽油質量會比白天氣溫高時更大,若晝夜溫差達10℃以上,這種差別會更加明顯,所以這種“早晚氣溫低時加油更劃算”的結論在理論上是說得通的,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各加油站的儲油罐已經很少有在地上的了,大都已經埋在了地下3米左右的深度,“以這個深度來講,油罐內汽油的溫度幾乎是恒定的,哪怕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再大,對于油罐內汽油溫度產生的影響都非常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業內人士稱,因此汽油溫度并不會像大家想象中那樣隨外界氣溫的變化而劇烈變化。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汽柴油進入車輛油箱之后,在夏季烈日暴曬下,會導致汽油體積膨脹,所以加油不宜加滿,否則容易導致溢出,甚至帶來安全隱患,建議最好不要超過油箱的2/3。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