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長們正在觀賞共同完成的"微型世園會"。
“六一兒童節本來是特別快樂的節日,但是為了過個好的節日,也有些小煩惱。”一名小學家長高玲玲說,讓女兒有個滿意的節日,又符合自己的預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不少孩子也表示,以前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唱歌跳舞演節目,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不感興趣了,他們更希望打破以往的傳統模式,選擇做義工等更加有意義的形式。專家建議,老師、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兒童節可以讓孩子做主,自己選擇如何度過。
■孩子的心聲
排練節目,小男孩有點煩 “你想過什么樣的兒童節?”27日,記者隨機詢問了數名孩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簡單的禮物 、大餐 、校園演出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對兒童節的期望了。
“兒童節學校要組織聯歡會,老師安排我上臺唱歌、跳舞,雖然
表演看起來挺風光的,但為了演出我已經排練了一個多月,每天放學之后就要練一會兒,太累了。”六年級的學生杜金珍告訴記者,她馬上要小升初了,排練節目占用了她太多的時間。
而杜金珍的同學媛媛也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觀眾,她也不太喜歡參與學校組織的聯歡會或演出,“低年級的時候覺得還挺新鮮,但是現在都六年級了,每天面對的就是這些老師和同學,我們在學校或者班里搞個聯歡,感覺沒什么勁。”媛媛說,學校的聯歡會雖然允許家長參加,但是她不上臺演節目,爸爸媽媽也就沒啥興趣看節目。
最討厭一成不變的過法 “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大都喜歡表演節目,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對表演節目這種過節方式越來越不感興趣。”青島市北區一所小學的田老師告訴記者 ,孩子們的年齡越大就越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節日他們自己想要做主。
“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征集學生的意見,兒童節要怎么過他們自己說了算。”田老師告訴記者,她自己分析發現,學生們每年都會期待有不一樣的過節方法,如果每年的兒童節都是一樣的,他們一聽就沒有了興趣。“對于表演節目這種形式,越是高年級的學生越是不感興趣,他們希望能夠做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田老師舉例說,今年的兒童節正好撞上端午節,有的孩子就提出想要和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去敬老院送給老人們。“還有的同學希望學生們每個人都可以手工制作一個小禮物,交到老師那里去之后編上號,然后學生們來抽禮物,這樣每個人都能收到特別的禮物。”田老師說。
■創新案例
家長孩子制作“微型世園會” “我們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都會有不同的過法,今年這個活動沒想到反響這么好。”市北區第一機關幼兒園福州路園老師劉瑞雪告訴記者,今年兒童節他們發出倡議,希望家長和孩子圍繞世園會立體構建“小世園縮影”,沒想到最后收到了21件各類展館,最后由幼兒園的老師在深入研究和斟酌后進行整體布局,將各個場館布置好并且設置道路、路燈、索道等,布置成了一個立體的“微型世園會”。
劉瑞雪告訴記者,當這個想法提出來之后,很多家長就帶著自己的孩子去了世園會參觀,有的甚至在網上搜索一些信息。劉瑞雪指著一個家長孩子共同完成的作品告訴記者 ,這些材料很多都是用廢棄的材料制作的,這個房屋的屋頂就是用舊毛衣來制作的,房屋下面的構架有的是用積木來制作的。
“有的家長說為了制作作品 ,他自己去鋸木頭,和孩子配合得特別好,真正地感受到了親子的樂趣。”劉瑞雪說,這項活動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進來,家長們也都很認可,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聲音
學校組織活動要尊重孩子意愿 山東省人大代表、萊蕪一路小學副校長毛小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學校和家長幫著給孩子組織或者安排兒童節過節方式,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效果不一定會好。“大人覺得孩子可能會很開心,但孩子不一定會很開心。”毛小園說。
至于學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慶祝,可以去征求孩子們的意見。毛小園說,關鍵是學校在組織這個事情的時候,要滿足大部分孩子的意見,不能為了活動和形式,讓孩子們都覺得很疲憊。“尤其是不要讓孩子們在演節目的時候覺得很累,覺得是演給大人看的。”
毛小園說,除了尊重孩子的意見確定過節方式之外,老師和家長還應該好好引導孩子。“比如孩子在參加一些排練或準備比賽的時候,有的會覺得有點累,但是當表演得到大家認可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付出是有回報的。”毛小園說,老師和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孩子的過節方式中來。現在大多數家長給孩子過六一的方式就是買禮物,這樣是可以鼓勵孩子,但她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陪著孩子一起去完成一些事情,不管孩子想要做什么,陪著一起去做,跟孩子一起經歷成長的過程。”毛小園說,這樣的過節方式肯定是很難忘的。 文/圖記者 郝園園 朱薪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