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沂源縣特殊教育學校,老師謝小華(右)在教聽障孩子練習發音。□新華社發
■聚焦“助殘日” 5月18日是第24個“全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關心幫助殘疾人,實現美好中國夢”。目前,我省共有570萬殘疾人。全省各地已建助殘志愿者聯絡站2700多個,助殘志愿者聯絡小組7.2萬個,注冊志愿者達到50萬名,為殘疾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122萬人次。
“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5月15日,在濰坊博愛康復中心的訓練教室,6歲的小雨一邊拍手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
小雨的媽媽說:“孩子出生幾個月后被診斷為腦癱,做了6年康復,現在終于能走上幾步了。每當能多站一會,孩子就高興地唱歌。”
走一步路,伸一次手,寫一個字……康復中心的十幾個腦癱孩子成百上千次重復著這些動作,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像正常孩子一樣,能坐穩、站直、獨立行走,然后上學、工作、融入社會。然而殘酷的現實是,也許孩子們重復上萬次,進行康復訓練一兩年甚至數年,也無法伸直腿,站起來?,F場往往是孩子急得大哭,大人偷著抹淚。
濰坊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姜林驕說:“康復是所有殘疾人朋友的第一訴求,也是最初級的需求。只有得到應有的康復,他們才能參與到這個社會,實現自身價值?!?br>
最初級的需求,恰恰是他們最大的困難。博愛康復中心校長董建亭介紹,腦癱兒童的康復過程必須由一名家長全程陪同,一年下來,交通、住宿、飲食、康復等費用累計要5萬元左右。
據了解,為減輕殘疾人的康復負擔,濰坊將殘疾人全部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其中0-9歲兒童的搶救性康復和精神病患者實行免費服藥,并給予資金補助。腦癱、偏癱、截癱等9項康復項目納入城鄉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此外,濰坊還開展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免費安裝假肢、免費安裝助聽器等扶助工作。
董建亭表示,以腦癱孩子為例,每年能得到大約13000元的扶助,但他們仍面臨康復老師短缺等問題。
“老師不好找。課程多,辛苦,工作環境鬧,弄不好還被孩子尿一身。剛畢業的大學生一看就夠了,連試都不想試。這兩年康復中心一直招人,但一個也沒招到。”董建亭說,教師的短缺,已成為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最大障礙。
博愛康復中心現有接受康復訓練的孩子50多名,康復老師僅12名。由于師資力量嚴重缺乏,老師們幾乎從早晨8點忙到晚上9點,一刻不停。工作強度大,但收入并不高,多數維持在兩三千元左右。
大學生們來了又走,但還是有人留了下來。2011年到康復中心工作的張明,家住坊子區,其父母希望他放棄這份辛苦的工作,回家開個小診所。但因為放心不下這群患病的孩子,張明決定繼續做這里的康復老師。
“干這份工作,要拼體力更要拼愛心?!睆埫髡f。
然而像張明這樣堅持下來的老師并不多。位于濰城區的濰坊前展學校,是一所專門針對自閉癥孩子進行康復的機構,在校孩子71個,
康復教師30個。今年3月初,該校招聘了13位老師,但截至目前僅剩4個。
“人家不愿意干也是情有可原。一天得上9節課,哪個公立學校的老師上這么多課?”前展學校校長王發蘭說。
據姜林驕介紹,濰坊的殘疾人康復工作主要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而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僅缺少專業康復教師而且工作量多,無暇顧及該項工作。截至目前,濰坊全市有55萬殘疾人,但每年僅有不到2萬人有機會接受康復救助,殘疾人康復工作任重而道遠。(李慧 戴玉亮)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