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棵樹之間掛一根繩,或者就地鋪個一米寬的布,擺上自行車套、手套等小商品就算開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島市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曾一度享譽全國,這里也走出了青島首批萬元戶。他們因“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波,趕上了流通領域的市場化”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開創了一個繁榮興旺的即墨路時代。首批個體戶如今命運如何?4月30日,記者走進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傾聽島城首批個體戶講述他們這代人的傳奇故事。
為吃口饅頭“逼上梁山” “個體戶”一詞,曾經標志著中國終于走向了市場經濟。說起青島首批個體戶就不得不提曾一度享譽全國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而說起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即墨路商圈商會會長冷延樂。1978年之后,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青島,一批小商販自發地在即墨路和周圍幾條街擺攤做買賣,形成了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雛形。1980年前后,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個體工商戶正式登記注冊,領取了營業執照,時年19歲的冷延樂正是其中之一。“我們那一代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在家里都吃不上飯,只能出來闖蕩。”今年已經53歲的冷延樂穿著一身運動裝出現,說話帶著笑意,十分溫和。說起創業初期那段歷史,冷延樂笑著說,青島第一批個體戶“沒有一個不是逼出來的”。冷延樂出生在農村,家里兄弟姐妹6個,他排行老四。用冷延樂的話說,家里吃不上飯,已經非走不可了,他們都是被生活“逼上梁山”的。
幸運的是冷延樂從小生長的村子處在一個交通樞紐上,有一條鐵路途經,村里有一部分人出門“闖蕩”,回村后都出手大方。“當時大家都去青島、濟南、煙臺這些地方,拿東西出去跟城里人交換,換回來的東西再想辦法換成吃的用的,其實在當時就是‘投機倒把’。”看到別人出去一趟回來就能改善一下生活,冷延樂心里也開始癢癢。1979年秋天,高中只念了一年,他就輟學來到了青島市里。“跟我一起出來的還有我們村另外兩個小伙伴,我們三個關系好就一起出來了。一開始火車票只有1塊5毛錢,我們三個沒有錢也只能逃票。”冷延樂笑著告訴記者,“那時候我們最羨慕的是當兵的,因為他們能吃上饅頭,我們去青島的初級目標就是吃上饅頭。”
晚上睡澡堂床褥都是潮的 在那個商品嚴重匱乏的年代,能用來交易的商品也是有限的。一開始直接用東西賣錢也是不允許的,“小商販”只能用最原始的物物交換的形式交易。“做這個的大多是鄉下人,沒飯吃就拿點東西來換。自己家的雞蛋、自己做的手工都拿出來跟人交換。”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一位年紀很大的業戶告訴記者。“那時候人們出行都騎自行車,我們就拿自行車套去城里換手套、勞保鞋等東西。我們村有個勞保用品廠回收這些東西,一個自行車套要是能換兩雙手套我就可以拿手套回勞保用品廠,從中間賺個差價。”冷延樂告訴記者,那個時候,青島大街小巷做這種“投機倒把”生意的人很多,大家都在路邊擺攤,天一亮就出來,天黑了才找地方休息。“那時候生意好做,只要手上有貨就不愁賣。所以我們在路上都是打游擊,有管理的人來了我們就跑,換個地方繼續擺攤。”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除了商品匱乏之外,住房也很緊張,為了省錢,跟冷延樂一起來青島闖蕩的第一批“淘金者”大多數都睡過馬路,條件好點的就是睡澡堂。冷延樂差不多一個周左右從老家農村到青島市往返一次,從老家帶自行車套,在青島換了東西再拿回村里。而在青島的這一個周時間,他跟同伴就只能睡在5毛錢一晚的洗澡堂子里。“我有個大爺在青島市里,但是他們家只有一個土炕,大爺跟三個孫子住一起,實在是沒有地方收留我。”冷延樂在這個澡堂子里一住就住了好幾年,一直到1984年左右才給自己勉強租了一個小屋。“那個小屋也就8平方米,勉強放一張床和一個桌子,但是在當時已經算是條件好的了。很多人只能租別人的小廚房住。”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市場管理所副所長裴軍告訴記者,那個時候“小商販”都是打游擊,沒有固定住所,白天背著貨物到處跑,晚上隨便找個地方湊活一下就過去了。“那時候很多都睡馬路,住得起洗澡堂子的都是條件好的了。”洗澡堂子白天要正常營業,洗澡的人很多,晚上床都是潮濕的,用來當被子用的浴巾還滴著水。“白天跑了一天,晚上一躺下就睡了。”冷延樂笑著告訴記者,住澡堂子還能免費洗個澡,還是很劃算的。
將最新的商品帶回青島 改革開放的春風刮到了青島,即墨路小商販們也陸續進行了統一登記,成為青島首批個體戶。有了正規的營業執照,小商販們再也不用東躲西藏打游擊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固定的攤位。“那時候一人一米寬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擺攤了。”裴軍告訴記者,剛開始條件很艱苦,就是一個“馬路市場”,沒有固定的營業時間,天一亮,小商販們在兩棵樹之間掛一根繩,或者就地鋪個一米寬的布,擺上自行車套、手套等小商品就算開張了。“他們都天亮了就出來,天黑了才回去,風雨無阻。”
“當時全國穿衣看上海,很多人都開始跑上海、廣州等地去進貨。”冷延樂告訴記者,自己1984年下半年也開始跑上海當起了“二道販子”。全國經濟形勢慢慢好起來之后,青島的第一批個體戶們經營的范圍也開始擴大,他們不僅僅局限于一開始的勞保用品,開始增加了服裝、鞋帽、箱包等小百貨。凡是來青島逛街的人,沒有人不知道即墨路的,因為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商品永遠跟著全國最流行的腳步,別的地兒有的新產品,即墨路的個體戶們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潮流帶到青島。“那時候市場上已經開始劃分行市了,我經營范圍就以皮具為主。有一次,有個朋友去上海回來告訴我上海人都背一種包特別好看。當時咱們青島東西還是少,看到那種好看的包朋友很稀奇,當成新鮮事講給我聽。”朋友一句無心之談,頗具生意頭腦的冷延樂卻記在了心里,他回家之后就決定去上海看看。坐船去了上海之后,冷延樂拿出身上所有的錢買了100個包背回了青島,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看冷延樂帶回來的款式比較新,市場里的同伴們也要求跟著冷延樂去上海,后來除了上海,他們也開始跑廣州、河北等地。冷延樂告訴記者,那時候的“二道販子”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他們能賺到錢,生活都好起來了,別的也就不在乎了。
嘗試開工廠、辦企業 “一開始我們從上海、廣州進貨,做‘二道販子’,后來為了降低成本我就自己開辦了工廠,專門生產加工,除了自己零售也搞批發,很多人都排隊去我們廠進貨。”冷延樂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小工廠開業只有22臺縫紉機。看到好的款式的包,他自己先拆開研究,照著在紙板上畫圖設計,再教工人如何制作生產。一個人身兼技術、業務、采購多種身份。之后冷延樂先后做過不少嘗試,開過酒店、做過家紡……這么多年投資了不少領域,有賺也有賠,但是冷延樂一直樂在其中。2013年,他又涉足珠寶行業開了青島恒利富吉珠寶有限公司。“2008年我做餐飲的時候,開著奧迪車給餐廳跑堂、出去買酒水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愿意去花心思投入。”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之后,跟冷延樂一樣不少人開始嘗試開工廠、辦企業,甚至投資別的領域,不斷追求新的發展。
從1980年正式成立,劃分行市、攤位編號,到1997年10月退路進室,即墨路小商品市場一步步規范起來,而這里產生的第一批個體戶也從最初的小打小鬧發展壯大起來。“第一批個體戶現在在青島開酒店、做珠寶、搞房地產的各行各業都有。”裴軍告訴記者,青島現在比較著名的企業中很多都是第一批個體戶開辦的。
◎相關鏈接: 改革開放30多年,個體私營經濟絕對是一個頗多意味的話題。改革開放后,青島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引導和扶持個體戶。30年多間,個體經營戶在青島的數量呈不斷上升態勢。個體經濟也從單一的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擴展到交通運輸、建筑化工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到2013年年底青島市全市的市場主體總量達到60.7萬戶,注冊資本突破了一萬億人民幣大關。不管是從從業人數還是從注冊資本都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數。個體私營經濟不再僅僅扮演“拾遺補缺”的角色,而是已經融入經濟社會中,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記者 郭冰 圖/郭冰翻拍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