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青島市商務局、青島市農委、青島市供銷社在
平度市聯合召開“2014年全市
春季農超對接洽談會”。青島各區市商務、農業、供銷部門領導,部分大中型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物流配送企業、集團消費單位 、青島市市控蔬菜基地和農村合作社負責人共300人參加。北京市懷柔區、密云縣和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商務部門領導及有關商貿企業的負責人應邀參會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10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了農產品現場展銷,達成采購意向1.95億元。
與多地簽訂產銷區域合作
在此次農超對接洽談會上,青島市供銷社負責人宣讀了《關于公布青島市首批市控蔬菜基地名單的通知》,公布了青島市首批34家市控蔬菜基地名單并授牌。青島市蔬菜副食品辦公室主任姚新介紹,會上公布的這34家青島市控蔬菜基地是農超對接的生力軍,抓好這個龍頭才能保障青島市菜籃子,可以穩定菜價,避免波動過大;維客集團和平度鑫豐泉生態發展公司的代表分別介紹“農超對接”經驗做法;青島市商務局分別與北京市懷柔區、密云縣和濰坊市、臨沂市商務部門簽訂了兩地農產品產銷區域合作協議;利群、維客和利客來集團分別與青島市相關農產品生產企業簽訂了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議;青島市10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了農產品現場展銷,達成采購意向1.95億元。而記者從4月8日先期開展的農產品產銷網上對接活動了解到,目前已達成對接采購意向2000多噸。
平度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主任尹光堯介紹 ,與以往農超對接不同的是,無論是達成的采購意向、參會規模,還是在對接形式創新等諸多方面,本次洽談會均超往屆。“青島市商務局首次與北京懷柔、密云商務主管部門簽訂了兩地農產品(蔬菜)產銷區域合作協議,這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大擴寬了平度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據北京市密云縣商務委副主任于樹彬介紹 ,青島的新鮮蔬菜,從地頭摘下裝車后,頭一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出現在北京的超市內,也就說僅需要8個小時,北京的消費者就可以買到青島的新鮮蔬菜。
發展電子商務等對接形式
“我們要進一步提升對接水平,提高對接效率。”姚新在會上表示,農超對接要進一步拓展對接范圍,擴大對接規模。在對接的區域上,要打破地域限制,進一步加強與主產區和主銷區合作,從本市對接擴大到省內對接、跨省區對接;在對接的品種上,要從長貯存期產品對接為主,逐步擴大到各類農產品全面對接;在對接的形式上,要在目前的對接會、觀摩會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的農產品產銷對接形式,發揮網絡載體和電子商務的優勢,變季節性、區域性對接為全天候、跨區域對接,提高對接信息的時效性;在對接平臺的建設方面,要從超市、市場向學校機關部隊和餐飲單位等快速拓展,積極推行社區直供門店亭點建設。
記者了解到,在建立農產品共同配送機制,降低成本方面,城陽、華中、撫順路和黃河路四大批發市場和利群、維客物流配送中心等企業將發揮在青島市農產品物流集散配送的核心作用,加強信息交流,探索共同配送方式,提高冷鏈水平,健全儲運、配送和門店銷售環節的冷鏈設施,降低損耗,降低成本。同時降低地產農產品進超市銷售門檻,制定并執行農產品進超市的統一標準,暢通農產品進超市渠道。落實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范地方標準,推行農產品分級包裝和標識,規范收購、儲存、運輸和銷售。
“雙百工程”夯實對接基礎
記者了解到,為加大對接主體培育,夯實對接基礎,青島市實施了農超對接的“雙百工程”,今后將繼續重點培育發展100家大中型超市和團體消費單位、100家規模化農村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基地,特別是推動市控蔬菜基地在“農超對接”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扎實推進“社區惠民農產品直銷點 ”建設工作,今年規劃在青島市“偏、散、遠”社區建設50家惠民農產品直銷店 ;鼓勵支持蔬菜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和品牌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農超對接”工作。
文/圖 記者 鄔明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