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生物鐘,記得很清楚
4月19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
珠海路街道澳門路社區東海花園。“對門兒的王桂秋才從五四廣場回來,我去叫她。”今年81歲的談秀珍身子很硬朗,話音剛落就快步走出了門,“嘭嘭嘭”幾聲敲門聲過后,剛到家的78歲老人王桂秋從自家探出了身子。
記者采訪中發現,兩位老人深知對方的生活規律,時間節點記得特別準。“每天她起得比我晚一點,最早7點半起來。”沒等談秀珍說完,王桂秋笑著打斷了鄰居的話:“她6點就起床鍛煉,下午睡一會兒,3點再起來。”平時嘴上不說,心里都清楚對方的生物鐘,兩位老人說完同時笑出聲來。
相鄰14年,相互幫助探望
談秀珍和老伴兒孫先生于1999年搬進東海花園,1年后,王桂秋和丈夫也搬了進來。“一開始我們并不熟悉,桂秋妹妹看房子、裝修時,只是跟我兒子聊得比較多。”談秀珍說,后來兩家人逐漸熟絡,也常常互送自家做的飯菜。
然而,正當兩家人享受晚年生活時,不幸先后降臨。2008年,王桂秋的老伴兒劉先生被查出患上癌癥。“當時談大姐經常跑醫院去看望我們,每次去都帶很多東西。”王桂秋說,查出患癌8個月后,劉先生走了。
談秀珍的老伴兒孫先生患病時常跌倒。談秀珍說,丈夫之所以多次摔倒都能搶救回來,多虧了從醫多年的王桂秋和其丈夫的幫助。兩年前,孫先生腦干出血跌倒陷入昏迷,鄰居王桂秋上門忙前忙后。但遺憾的是,在昏迷19個月后,孫先生還是走了。
獨居不孤獨,互助享生活
“我股骨頸骨折,行動不是特別方便,有時頭也暈得不行難下床,偶爾還失眠。”談秀珍說,王桂秋經常上門幫她按摩,還幫著看病癥,分享養生的小竅門等。“談大姐是東海花園的黨支部書記,現在社區一組織活動,她就會叫上我一起去。”王桂秋表示。兩位老人各有2個兒子、1個女兒。她們告訴記者,人上了年紀,就想有個人為伴,也給子女減少負擔。“子女們都忙,我們都能理解,現在我倆互相照料,活得很好。”她們都認為,特別是鄰里間多一點分享和幫助,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傳遞溫暖。
文/圖 記者 石磊 張守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