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利權 海淀重點小學30萬,西城重點小學19萬……今年幼升小即將開始,記者暗訪發現,一個隱蔽群體蠢蠢欲動,他們就是“擇校黃牛”,號稱交錢就能上北京名校,要價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一些區縣教委對此給予堅決否認,稱幾十萬一個名額純屬“黃牛”詐騙。(4月14日《北京青年報》) 每到新學年開始之際 ,“擇校費”總要出來攪動一番,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不得安寧。面對媒體曝光“擇校黃牛”,北京市一些區縣教委以“純屬詐騙”一口否認。而事實上,媒體報道稱“黃牛”們提供的合同文本和操作流程極為專業,并不像空手套白狼的詐騙分子。比如,“黃牛”與家長到銀行開聯名賬戶,承諾辦不成不收錢,并給家長提供多個學校作為備選,即使擇校失敗,仍然可以返回原籍登記信息。在沒有經過任何深入調查的情況下,相關區縣教委堅稱擇校現象并不存在,會不會顯得過于草率和心虛?
長期以來,家長為了孩子往往會想盡方法敲開“名校”大門。“錢多的送票子,權大的遞條子”,早已成為公開秘密,近年來更是愈演愈烈。“擇校黃牛”聲稱認識“校長”,能夠獲得招生名額,并且三年來已經做成不少生意,在現實語境下這并非沒有可能。倘若沒有十足的把握,“黃牛”們如何獲取利益,眾多家長又為何趨之若鶩,而且少見有人報案稱上當受騙?對于媒體報道中的“黃牛”,相關部門不該急于否認,而應該順藤摸瓜,查出到底是哪些“黃牛”在興風作浪,弄清楚報道中出現的學校,在實際招生過程中到底有沒有“腐敗”,以積極謹慎的態度回應輿論監督,維護教育公平。
愈演愈烈的“擇校”現象讓少數權勢富裕階層受益頗多,而有損普通民眾利益及教育公平,對其予以解決已是大勢所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擇校大戰硝煙彌漫根在教育資源的分配失衡,倘若不解決這個問題,嚴令之下,“擇校費”只會改頭換面、難以根除。今年2月份,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19個重點大城市在2015年前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看似堵住了“遞條子”“送票子”的擇校亂象,卻衍生出更加瘋狂的“拼房子”。正因如此,地方政府狠剎擇校風之際,更要決心改革,促進教育資源均勻分配,讓擇校風成為無源之水。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