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衛計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9日公布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鼓勵社會辦醫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增加醫療服務供給,推動多元化辦醫格局的形成,緩解群眾看病難的矛盾。
根據三部門公布的《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各省(區、市)今年6月底前向社會發布本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名錄,名錄之外的所有醫療機構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非公立醫療機構可結合自身特點,向社會提供多元化的醫療服務。
這份文件明確,凡是符合
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 ,各地應將其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的定點服務范圍,并執行與公立醫院相同的報銷支付政策。
三部門要求各地研究制定非公立醫療機構價格行為規范,非公立醫療機構要建立健全內部價格管理制度,合理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和醫藥費用明細清單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公示醫療服務價格,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各地價格、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職責加強對醫療機構價格行為的監督,嚴禁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將有利于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進一步進入醫療衛生領域,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促進醫療衛生領域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
發改委解讀新政: 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 國家發改委、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9日聯合公布了《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為什么要出臺這些政策?這些舉措能起到緩解看病難的作用嗎?記者就此采訪了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放開價格有四大考慮 這位負責人說,這項新政策具有四方面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醫療衛生領域,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推動多元化辦醫格局的形成,有助于緩解群眾看病難的矛盾;隨著群眾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趨勢,放開
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有助于提供更多個性化和特色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民資更多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后,政府可以騰出更多資源投入基本醫療服務,更好地保障社會公平;民營醫院加速發展,有利于促進醫療市場的競爭,推動公立醫療機構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
民營醫院看病能報銷嗎 這位負責人說,醫療保險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支付政策。凡是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各地都會將其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的定點服務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支付政策,不得區別對待,保證群眾在醫保定點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看病就醫費用能夠及時報銷。
會出現集中漲價嗎 這位負責人說,目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在與公立醫療機構競爭中仍處于弱勢地位。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價格后,由于在基本醫療服務上與公立醫療機構存在競爭,其基本醫療服務的價格會與公立醫療機構基本銜接,不會出現集中漲價局面。醫療保險也將發揮費用控制作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水平基本平穩,不增加患者負擔。
加強監管規范醫療價格 這位負責人說,為便于群眾辨識和監督,各地今年6月底將集中公布仍由政府定價的公立醫療機構名錄,名錄之外所有醫療機構都是非公立醫療機構,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
放開價格水平的同時,政府將加強監管,既要通過價格杠桿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也要通過制定規則規范其價格行為,防止濫用定價權,保護患者合法權益。
為此,各地將制定醫療機構服務價格行為規范,并要求非公立醫療機構建立健全內部價格管理制度,合理約束價格行為;非公立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和醫藥費用明細清單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公示,保持公開透明,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政府將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行為監管,嚴控不合理處方及診療行為,維護患者合法權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價格監督檢查。暢通12358價格投訴舉報渠道,對醫療機構的價格違法行為,價格主管部門將及時調查并依法嚴肅查處。據新華社
1:1與9:1,新政能否改變失衡? 發改委、衛生計生委、人社部9日宣布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并要求各地將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民營醫院納入醫保等社保定點服務范圍。這些舉措能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醫療衛生領域,緩解“看病難”?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行業還有多少障礙?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相關民營醫院。
比率失衡折射幾多醫療痛處? 同許多民營醫院只有10余年的發展歷史相比,我國公立醫院歷史悠久,在品牌、實力和市場份額上占據絕對優勢,占有90%的市場份額:去年前10個月,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總數之比為13440:10877個,大約1:1,但全國公立醫院總診療人次和住院人數與民營醫院相比均為9:1。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表示,由于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我國民營醫院長期得不到應有的扶持,在技術實力和政策支持上和公立醫院待遇懸殊,多數民營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在許多西方國家,醫療服務和技術最好的醫院往往是民營醫院,而不是公立醫院。在我國情況正好相反,民營醫院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許多病人不敢去民營醫院看病,很多民營醫院也請不到、留不住好醫生。”劉國恩說。
民營醫院謹慎看待“放開價格” 目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包括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類。營利性機構的醫療服務已實行市場調節價,這次放開了非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
作為一家非營利性和事業編制的民營醫院,浙江省蕭山醫院是政府和民資合辦的一家綜合性醫院,日均門診量達到5000人次。“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十分低廉的情況下,民營醫院是不會提價的。否則,病人會用腳投票,到區內7家公立醫院看病。”這家醫院院長商煒煒表示。
廈門長庚醫院總執行長劉智綱認為,從一定程度上講,新政策可以讓民營醫院開發更多的服務項目,提供更好 、更高端的服務,是一個機遇。“長庚醫院不會因為這項政策出臺就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大幅調整。我們不想變成為少數人服務的貴族醫院。作為一個提供24小時服務的醫院,我們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如何為一般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上。”劉智綱說。
社會資本進入還有多少障礙? 劉智綱認為,當前,國家對公立醫院實行財政補貼,醫保給付偏低。在這種前提下,需要國家把相應的補貼分配到醫保的補貼上。這樣,醫院醫師的診查費可以得到提高。
曾任多家公立和民營醫療投資與管理機構高管的張松倫表示,
價格放開勢在必行。目前高檔醫藥、大型檢查價格的提升空間已經有限,最可能提高的是醫療勞務價值、基礎藥品的部分,既合情又合理,總體上說并不會造成亂漲價現象:從短期看,抑制了不合理需求;從長期看有利于增加供給,有利于醫療總費用的降低、緩解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在他看來,放開價格是否能順利成功,其他一些因素也至關重要:政府如何對醫療服務成本、價格進行評價、監測和引導?醫改組合拳中的其他拳腳如何松綁?例如服務準入 、行政區域規劃、自由執業、醫保定點、人才引進 、職稱評定、科研立項等。 據新華社
島城民營醫療機構占有量已超25% 半島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 郭玉華) 記者9日從市衛生局獲悉,目前在市衛生局登記在案的民營醫院共有60余家,不包括各個區市衛生部門登記的。按照國家要求和青島市部署,計劃到2015年社會投資舉辦的醫療機構床位數、服務量力爭達到青島市總量的 20% 左右,目前青島已經成功地突破了這一目標,僅2013年一年就新增民營醫院13家、新增床位1600余張。如此一來,青島市民營醫院的床位數和服務量的市場占有量已超25% ,已大大超過了國家預設的市場份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