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的黑西裝、利落的發型,他們不是新潮的都市白領,而是
膠州市
殯儀館工作人員。在殯儀館一線工作的10名工人中,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都是正值風華正茂的青壯年,卻工作在人們都很“忌諱”的場所里,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過年過節,他們都需要堅守在崗位上,為逝者守護著最后的尊嚴。
4月2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了膠州市殯儀館見到了這群人,雖然工作在“陰冷”的場所里,但是他們在嚴肅的表情下面透露著陽光、干練的氣息。今年26歲的邵帥正在指引來辦理喪葬業務的市民到各個窗口。“除了向來殯儀館的市民解釋各種殯儀政策和業務流程,還要負責搬運遺體。”邵帥介紹,他們這個隊伍共有10個人,其中搬運遺體工6名,火化工4名,6名搬運遺體工采用輪休的方式,每天都有4人在工作,2人休息。
據了解,邵帥并不是最小的一個,還有一個25歲的同事由于輪休沒有上班。談起為什么會從事現在的工作,邵帥告訴記者,之前他是一名司機,去年5月份來到殯儀館工作。“當時來這里,我感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沒有說經過什么復雜的思想斗爭才做出的選擇。”邵帥告訴記者,雖說自己沒感覺有什么別扭,但怕父母不能接受。“我是在這工作一個月,完全適應之后,才敢告訴我的父母,起初他們也想讓我重新找一份工作,但經過我的耐心開導以后,他們現在也已經接受了。”
今年31歲的單洪強在殯儀館工作已經8個年頭了,是在殯儀館一線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名老員工。“剛來的時候,我也是一名搬運工,后來成為火化工。”單洪強告訴記者,根據統計,每年有6000多具遺體進行火化,有時晚上還有遺體需要火化,忙的時候一天時間都在火化室呆著。
在單洪強工作的火化室內,與大多數市民心中想象的“陰沉”、“恐怖”等并不一樣,室內寬敞明亮,在房間的一側整齊地擺放著幾臺火化爐,每個火化爐兩邊都設有電子控制器。
“剛開始我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妻子也是不太同意,但在詳細了解我的工作后,也就同意了。”單洪強告訴記者,剛開始干的時候,心里也挺害怕的,但時間一長,已經完全適應了。“這是逝者人生的最后一站,我們是在為他們守護著最后的尊嚴,想到這些也就不害怕了。”
膠州市殯儀館的負責人說,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在出生的時候由醫生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而在逝去的時候,也需要有人守護著人生的最后一站,他們需要得到理解與尊重。
■相關新聞
公益性懷念堂今年投入使用
本報訊(記者 劉振 通訊員劉曉) 近日,記者從膠州市民政局了解到,為推動殯葬改革,膠州市民政局規劃建設了全國一流的骨灰存放項目——膠州市大型公益性懷念堂,預計今年就將投入使用。
近日,記者在懷念堂施工場地看到,懷念堂的地上主體部分已經建成,而施工人員正在忙碌地進行著收尾工作。記者從膠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懷念堂總投資3969萬元,占地52.4畝,共將設計骨灰格位8.88萬個,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懷念堂主體建筑為地宮式結構,大部分在地下,建成后可滿足城區居民30年的殯葬需求,能夠節約土地4000多畝。記者 劉振本報通訊員 石玉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