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展園位于中華園區北部片區,地形較為平坦,面積為1510平方米,展園以新疆標志性天山命名"
天山苑",主要突出"富民安居"、"定居興牧"、"生態自然建設"、"林果業發展"四個主題,采取"園藝植物線"和"歷史文化線"穿插交融,向游人展現新疆特色園藝、地方樹種、花、草和特殊植被品種,以及自然風貌、歷史沿革和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態。
硅化木做成展園標志 近日,記者來到
世園會中華園的新疆展園,走進主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硅化木做成的天山苑標志,千年胡楊木屹立在標志身后,給人以厚重滄桑之感。"松木入水歷一千年則化為石",說的正是硅化木。胡楊則被維吾爾族稱之為 "
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因其"生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特性,又被稱為 "沙漠英雄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胡楊常生長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也被人們譽為"沙漠守護神",是一種神奇的植物,千百年來,它們毅然守護在邊關大漠,守望著風沙。
在展園的入口處,以硅化木和胡楊兩個新疆的驕傲作為標志物,借助戈壁沙漠古老歷史文化與后方大縱深景觀相結合,利用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得游人進入天山苑眼前一亮,深切感受到新疆的地大物博、古老滄桑和生機勃發,并深深為之陶醉。主入口左側栽植有大量新疆特有的林果樹種,蘋果樹、海棠樹、沙棗樹、梨樹、石榴樹等,色彩斑斕,琳瑯滿目,映襯"
瓜果之鄉"的美譽。
在葡萄架下穿梭而行沿著沙之路進入展園當中,便看到被當地人稱為"阿依旺賽萊"的和田民居,其內外裝修非常講究,充分體現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的新疆民居建筑文化特點。"和田‘阿依旺賽萊’建筑形式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在民居與照壁擋墻之間,是聞名遐邇的新疆葡萄搭起的綠色天幕,葡萄架廊下是人們歌舞活動場地,不禁讓人聯想到維吾爾族居民品嘗瓜果、彈奏都塔爾、翩翩起舞"安居富民"的美好生活。
穿過葡萄架廊,進入曲折的游園花林道,經過花林小路,婉轉進入林蔭后谷,宛若進入天山茂密林間峽谷。內有雪嶺云杉、新疆楊、
圓冠榆、饅頭柳、小葉白蠟、胡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衛矛、榆葉梅等,果木類有南疆杏、和田脆皮核桃(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庫爾勒香梨、無花果、巴旦杏、桃、石榴、葡萄等,沙生類有紅柳、沙棘、沙冬青等,瓜蔬類有西瓜、哈密瓜、絲瓜、黃花等。
據了解,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新疆的特定景觀,除了植物的選用外,展園建設方還考慮調動了造型灌木、古文物、路面鋪設、燈飾、建筑裝飾等各種物質要素,以烘托出縱深、奇異、靈動的新疆特色景觀,展現出西域深遠的園藝發展歷史和園藝文化,游客在這里轉一圈,異域風情盡收眼底。
胡楊來青殊為不易 據介紹,早在2012年11月,新疆自治區綠化委新疆展園設計團隊來青島介紹展園方案時,世園會對胡楊產生了興趣。第二年,新疆展園設計者們便趕赴南疆尋找枯胡楊,經過反復篩選,決定前往新疆阿克蘇地區阿拉爾市,挑選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枯胡楊,經過幾輪精心挑選,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腹地,最終選擇了樹形怪異、神態各異,又十分能夠代表新疆精神的五棵枯胡楊。
由于胡楊樹高在15米至30米左右,直徑可達1.5米。為確保萬無一失,建設方采用比較大型的車輛進行運輸,先動用推土機在沙漠中推出一條土路,之后啟用30噸的長臂吊車進行吊裝,并用毛氈包裹,麻繩捆綁。隨后到阿克蘇地區林業局辦理了調運手續。
去年4月中旬,5棵枯胡楊從阿克蘇地區的阿拉爾市啟程,穿越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和河南等幾個省市,幾個省市的地形氣候均略有不同,全程5000公里左右的路程,為了更好地保護枯胡楊,專家們日夜兼程、歷經千辛,耗時5天多,最終將枯胡楊運抵世園會新疆展園。"這一路上可歷盡了不少辛苦,到了青島還出現不少麻煩。"工作人員說,枯胡楊在青島安家后,因一直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戈壁沙漠中,而且屬于耐旱的樹種,如今到了潮濕多雨的海濱城市,產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工程技術人員們采取了搭建遮雨棚等方式來保護枯胡楊,目前枯胡楊在青島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