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喬杉 北京連續霧
霾,污染不斷加重。空氣中細小的霾顆粒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有科普作家通過顯微鏡,將霾顆粒放大1000倍后,發現他們形狀各異,有復合體,有生物顆粒,有礦物質的,看上去觸目驚心。(3月 28日新華網)
都說霧霾可怕,可霾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知道。攝影師拍攝的顯微鏡下的這組霾照片,則讓人們對霾有了更清晰、更深的認識,對于治霾會有更大的決心。
說起霧霾沒有誰陌生,也沒有誰不重視。特別是當“霧鎖中國”出現時,更是群情激憤。可是,當風吹雨打霾散去,種種對霧霾的關注,又往往隨之而去。對于有關部門來說,霧霾來的時候,心里忐忑不安,很怕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也會推出一些應急性的舉措。可一旦霧消霾散,也就萬事大吉、一身輕松,不但連應急舉措都不見了,說好的“常治”與“長治”也溜走了。
這種“霾來一片緊,霾去一身輕”的心理,是治霾之大忌。如果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治霾只能是應付式、糊弄式,靠著這樣的方式,治霾基本沒有希望。當前,有必要改進治理霧霾的工作作風,充分認識其復雜性和頑固性,把其緊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中。特別是這組“霾顆粒組照”,有必要掛在墻上,放在心上,時時提醒自己。
霧霾的形成,決非一日之過;霧霾的治理,也非一日之功。治霾說難很難,說易也易。主要對應兩點,一是生產方式的轉型,二是生活方式的轉型,這兩方面能夠得到改善,那霧霾終會遠去。而要實現這兩方面的轉型,需要拿出決心和勇氣。從生產方式上講,要加快產業轉移、結構升級,把治霾和轉型結合起來,以治霾倒逼轉型,以轉型帶動治霾。當前更重要的,是認真兌現承諾,確實把各層各級出臺的空氣清潔計劃落實到位。從生活方式上講,以綠色為時尚,把節能低碳融入平常,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體現公民責任,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指責別人不該的自己也別去做。而現在的問題就在于說得多做得少,要求別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而且對霧霾的關切始終飄忽不定。
在治霾上沒有旁觀者,也不應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霾有來有去,但對治霾的認識應該堅定不移。因此,希望所有部門所有人,都能把“放大的霾組照”,掛在墻上放在心上,始終提醒自己緊抓不放。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