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黎明跟健健的養(yǎng)父通電話,不停地說感謝
27日,還是不知道
女兒的歸期,有人告訴老漢韓黎明,得再等一天。農(nóng)活是干不成了,他索性翻出四十多斤留著做種的花生,都給炒了。“等閨女回來了,讓閨女嘗嘗家里的花生!”韓黎明的妻子也沒閑著,買了個紅臉盆,鋪上了紅紙?!八闶墙o閨女補(bǔ)個嫁妝,圖個吉祥。”
“讓閨女嘗嘗家里的花生” 一進(jìn)韓黎明的家門,這個看上去有點犟但又十分好客的老漢,拉著記者的手,要讓記者嘗嘗剛炒出來的花生。實在是難以拒絕他的熱情,記者就嘗了幾個,花生粒粒飽滿酥脆,韓黎明像是把自己的熱情都給炒了進(jìn)去。
而在這個家的小院里,這樣新鮮出爐的花生,有滿滿一大麻袋。韓黎明說,足足有四十多斤呢,“就現(xiàn)在的心情,也干不成農(nóng)活了,我就炒了點花生,等閨女回來了,一定讓她嘗嘗家里的花生!”
這些花生,都是老兩口留著做種的 。韓黎明那同樣熱情好客的老伴告訴記者,花生種都是留的好花生,好吃的很呢。
韓黎明捧著花生,張羅著跟進(jìn)進(jìn)出出的人聊天。而健健的媽媽,她沉默寡言,但是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掃帚。她挨個房間在掃地,一停不停地。院里的繩條上掛滿了衣服,也掛著幾塊抹布,這位盼女心切的母親,甚至把抹布都洗得干干凈凈。好像為了迎接自己的女兒,打掃得再怎么干凈都不為過。
每隔一小段時間,村里的干部和鄰居幾人,就拿起掃帚,把韓黎明家大門外的路給掃一掃。甚至風(fēng)吹來幾片紙片,村主任韓慶革也“如臨大敵”,招呼村民去清掃干凈。大家也干得起勁,好像這條路將要迎接國王一般神圣。
忙活了大半天,村主任韓慶革坐在老韓家的床邊,直呼自己已經(jīng)直不起腰來了。而從平常日子里 ,到韓黎明做心臟手術(shù),到做DNA 鑒定,到目前的分分秒秒,這個韓黎明家的“保姆”,幾乎都沒歇過,甚至顧不上去喂自己家那十幾頭豬。
“感覺像是在準(zhǔn)備迎接自己的女兒一樣?!表n慶革憨憨地笑道。
“給孩子補(bǔ)一份嫁妝” 雖然健健的妹妹沒在家,但是這個記不得姐姐小時候模樣的妹妹,比任何一個人都在期待。通過電話,她曾經(jīng)告訴記者,一定要在姐姐回來的時候多請幾天假。自打記事起,她沒見過姐姐,但是一說起姐姐,她還是說著說著就哭了。
在給健健準(zhǔn)備的房間里,東西并不多。新被子旁,放著一條剛做好不久的橫幅,宣示著這條橫幅跟新被子同樣的重要性。
“歡迎姐姐回家!”橫幅上的字,告訴我們這條橫幅只屬于一個人。而知情的村民告訴記者,這條橫幅是妹妹萍萍專門做的,是準(zhǔn)備帶著到機(jī)場去,讓姐姐一下飛機(jī),就感受到自己的期盼。
而在新被子旁邊,一個大紅色的新臉盆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健健的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端起它擺弄一會,好像里面藏著什么新奇的東西?!翱旖Y(jié)婚了吧,小伙子?!彼蝗贿@樣問記者。
原來,這個紅色的臉盆,算是她給健健準(zhǔn)備的嫁妝。臉盆上放著幾朵紅色的塑料花,盆里放著幾張紅紙,當(dāng)記者問到這些紅花和紅紙都有什么用時,健健的媽媽說道:“就是圖個吉利,算是給孩子補(bǔ)一份嫁妝。”
她并不愛說話,我們無從猜測她帶丟女兒時,心里有怎樣的懊悔 。但是 ,這25年的時間,她跟孩子父親有著一樣的難過和思念。而轉(zhuǎn)眼二十多年,沒能看到大女兒的出嫁,可能是作為一個母親來說最大的遺憾吧。
無論別人認(rèn)不認(rèn)可,作為一個母親,她說算是給孩子補(bǔ)的一份嫁妝,那就一定是吧。
親生父親跟養(yǎng)父通上電話 韓黎明愛看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他說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希望能有電影隊來村里,給他不停地放映,讓他一遍又一遍地聽電視劇的片尾曲。
要說為什么喜歡,他支支吾吾地說不上來 ,最后想了很久,說起來其實唯一喜歡的 ,是那一句歌詞:“說是就是 ,不是也是 ?!彼仓挥浀眠@么一句。
在他眼里,這二十多年的時間,他說女兒能回來,女兒就肯定是能回來的 ,別人說她回不來 ,她也一定能回來 。而女兒終于能回來了,心里的包袱算是放下了一大半,用他的話來說,剩下能活的時間,十天也好,十年也罷,都無所謂了。
準(zhǔn)備了這么多,準(zhǔn)備了這么久,記者問到,是否想過跟女兒見面時的那一刻,應(yīng)該是怎么樣的。他顯然是憧憬過的 ,“家里有六七十位親戚呢,都通知到了,到時候都得來 ,大家熱熱鬧鬧的。認(rèn)識不認(rèn)識的朋友,愿意來的我們都?xì)g迎。”
聊得正歡快,上午10點半,健健的養(yǎng)父,突然來電話了。與養(yǎng)父通電話的 ,自然應(yīng)該是親生父親,而韓黎明接起電話,可能是太緊張,又可能是太高興,預(yù)先準(zhǔn)備過的 、演練過的很多話,都掛在嘴邊卻說不出來 ,只是一遍一遍地在感謝。而除了感謝,也唯有感謝適合當(dāng)時的氛圍。
養(yǎng)父帶來的不僅是問候,還有好消息,如果一切正常的話,第二天中午,他們一行七人就能抵達(dá)青島,除了健健的兩個孩子和養(yǎng)父、養(yǎng)母,撫養(yǎng)健健長大的奶奶也會跟來,看看健健出生的地方。奶奶已經(jīng)80多歲了,她想看看健健出生的故鄉(xiāng),是因為她對健健的愛吧。
◎延伸閱讀 好心人不斷來看望捐錢 在韓黎明的心中,還是有一些自責(zé)的,他悄悄把記者拉到角落里,詢問記者,像他這樣的事情,會不會在社會上造成不好的影響,畢竟是他們把孩子弄丟了。一位上門來看望他的陌生市民替記者給出了答案:“你們的故事,是在告訴那些同樣丟孩子的家庭,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希望找到孩子的!”
而老韓家的家門,不斷有陌生的面孔走進(jìn),許多市民了解到韓黎明的故事以后,得知他家庭條件并不算好,甚至家里還欠著十幾萬的債務(wù),紛紛帶著衣服、食品和錢來看望他們老兩口。下午2點多,一隊身穿藍(lán)色衣服的人走進(jìn)了韓黎明家中,他們給韓黎明和老伴帶來了衣服和食品,還征集了不少市民自發(fā)組織的捐款。這隊好心人是來自即墨慈善總會滴水公益愛心團(tuán)隊的成員,隊伍中有一位當(dāng)?shù)匦∮忻麣獾臅◥酆谜?,?dāng)天給韓黎明寫了五個大字“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字,可能是此刻韓黎明心情最好的注腳了。
他們把手中的紅包塞到韓黎明手中,似乎覺得還不夠,商量著再找一位書法愛好者,給韓老漢寫副更喜氣的對聯(lián)。村主任在一旁附和道:“對聯(lián)一定要濃縮這二十多年的故事啊。”而他們走后,又不斷有好心人來到韓黎明家中,一個個紅包塞到韓黎明手中,它們里面的錢可能并不多,但是,這都是對韓黎明堅持25年尋找女兒的尊重。
◎讀者共鳴 替老鄉(xiāng)尋失女 市民馬先生向記者表示,他想要捐助一些衣服來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同時也希望幫自己的老鄉(xiāng),找找走失的女兒。
“看過關(guān)于老韓尋女的報道后,我很有感觸,因為自己本身是開服裝廠的,就想給他們家捐贈一些衣服,也算盡我的一份綿薄之力吧?!瘪R先生是退休工人,之所以對老韓事件有如此深的感受,與25年前自己差點失去女兒經(jīng)歷有關(guān)。
“當(dāng)時家在江西路,女兒在武勝關(guān)小學(xué)上學(xué),而我那時在即墨工作,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大人工作忙顧不上接送女兒,所以孩子從一年級起,每天自己背著小書包坐公交上學(xué)?!瘪R先生感慨地說?!耙惶煜挛?,放學(xué)后的女兒,在路上碰到了一個叔叔,這個叔叔拉著她的手,說要領(lǐng)她去找爸爸。女兒不認(rèn)識這個人,因為膽小就被嚇哭了。”孩子的哭聲正巧被附近經(jīng)過的一位醫(yī)生聽到了,男子見狀便放開女兒的手,轉(zhuǎn)身跑掉。后來醫(yī)生詢問了女兒家庭住址,把她送到了鄰居家。馬大哥說到這里語氣有點激動,“真是太感謝這位醫(yī)生了,要不是他及時出現(xiàn)保護(hù)了我女兒,我可能也要像老韓一樣,踏上漫漫的尋女路了。”
而馬先生的一位老鄉(xiāng)卻如韓黎明一樣不幸,“老鄉(xiāng)姓李,今年四十多歲了。也是差不多十幾年前吧,小女孩當(dāng)時五六歲,還沒上小學(xué)。一天獨自在家門口騎自行車時被人拐跑了,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找到?!崩相l(xiāng)后來又找了好多地方,卻始終沒有孩子的下落,“看到老韓
失散25年的女兒又重新找回來了,我心里特別高興,也盼著他們父女可以早日見上一面。同時也建議我的老鄉(xiāng),學(xué)學(xué)老韓,在網(wǎng)上發(fā)個帖子征集線索,看能不能幫他彌補(bǔ)上這份遺憾?!瘪R先生說道。
文/圖 記者 任加祿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