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明輝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當當網售賣的化妝品來自批發市場,亞馬遜披著行貨的外衣販賣假化妝品。盡管聲稱“認真對待媒體監督”,當當網卻在聲明中呼吁“品牌加大對電商的直接授權,不要逼迫電商從不同渠道進貨。”這種“不給代理就山寨”的邏輯讓人愕然。(3月25日新華網) 毫不客氣地說,售假已經成為我國不少電商的一大痼疾。當當網自2012年以來連續三次被包括央視在內的重要媒體曝光售假。但現在,當當網的一句“品牌要加大對電商的直接授權,不要逼迫電商從不同渠道進貨”,分明是在說
電商售假,相關品牌商沒有直接授予其網店直銷權是主要原因。這背后透露出的“不給代理就山寨”的邏輯讓人失望,更讓人難以接受。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包括電商在內的任何一個經營者,不得以任何理由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是其經營的一條基本原則。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自愿、公平交易是市場自由經營的基礎。而“不給代理就山寨”的思維背后,凸顯的是一種強行要求相關品牌商與電商交易的思維,其違背和剝奪的不僅是相關品牌商自愿交易的權利,更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自由經營的秩序和原則。按照某些電商的邏輯,如果“不給代理就山寨”能夠成立,那么今后所有的人誰想銷售哪樣商品,是不是都可以此為由,隨心所欲銷售?屆時,市場秩序將何在?
最后,退一步講,即使有關電商有相關品牌代理權,就能杜絕售假問題嗎?這是一種想當然。道理很簡單,電商售假是想將不法利益最大化、無限化,僅僅一個品牌授權代理銷售,很明顯是無法解決和滿足它們的。
反過來檢視電商相關店鋪售假貨甚至假貨長期泛濫,除了相關網上店鋪經營者利欲熏心外,一方面,與相關電商的商品準入制度虛無 、監管制度存在漏洞和監管不嚴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也與相關電商的自查不力有很大關系。因此,面對電商售假,作為直接管理者和利益相關方,電商亟需做的除徹查假貨來源、追責網絡店鋪經營者外,更要檢視自身相關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至于品牌商品進貨渠道不暢或者說缺乏授權問題,電商需要反思的是品牌為什么不與自己合作,并積極化解,而絕不應該將此作為自身售假的理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