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山師二附中門口東首,見背后有車駛來,一個男孩慌忙往前跑。該路段是單行線,但隨著附近小區車輛增多,許多車都停在了單行線上。 本報記者 左慶 攝
11日,在燕子山路,由于周邊小區停車位不足,附近居民只好將車停在大馬路上。 本報記者 左慶 攝
本報見習記者 王皇 李師勝 本報記者 王光營
大量停車糾紛的背后是
停車難的現實。記者了解到,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截至2013年底,省城機動車保有量達1418817輛,而車位
缺口高達60多萬個。
停車難日趨嚴重,對于不少開車族來說,“搶車位”成了必備技能。同時,車位挪作他用、綠色出行不足均加劇了停車難。
機動車保有量高,車位住戶1:1配置仍不夠用
“無論去單位還是回家,每天最神奇的就是發現竟然還有一個車位。”12日,在
濟南市經七緯二附近某證券公司上班的小王告訴記者,由于單位在鬧市區,僅有的一個路邊收費停車場無法滿足需求,停車就成了上班前的一個“大戰”。
為此,該單位與鄰近小區協商,以小區居民可以來免費接水為條件,換來了部分車輛停車權,但仍難徹底解決員工停車問題。
“交警下班了我才敢回家,白天臨時停一下,有時也很快被貼條。”家住岔路街17號院的范先生告訴記者,小區是開放式老小區,沒有規劃停車位,小區50多輛車以前都停在樓下。如今樓下不讓停車了,他只能冒著被貼罰單的風險繼續在自己樓下停車。
而千佛山東路的山潤家園是省城為數不多的3A類住宅,小區有100多住戶,但建有20個車庫、60個車位,另外主道兩側還劃出了20個車位,車位與住戶比例幾乎是一比一,可還是不夠用。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李女士介紹,小區不少住戶都有兩三輛車,一到晚上,小區內車停得滿滿當當,還經常因為亂停車而導致堵塞刮擦。
停車位被挪用,一個超市就占去數百個
“濟南去年新增20多萬個停車位,但缺口依然有60多萬。”濟南交警部門介紹,濟南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40萬,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1.75倍。雖然車位挖潛每年增加,但仍難滿足需求。
據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調查,濟南市中心城區2013年出行總人次日均達到725萬人次,機動化出行比例上升至43%。其中,小汽車出行比例增加幅度最大,10年來翻了兩番。
“停車位缺乏,除了車輛增加較快外,和當初的規劃設計不到位也有關系。”山東交通學院現代交通研究所所長蔡志理認為,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是由于原來建設小區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停車問題。
另外,在不少新建小區,開發商傾向于一次性出售車位,居民嫌貴不愿買,讓不少車位被閑置。
“即使在市區現有的車位中,有的還經常被改作他用。”業內人士透露,濟南市區有將近30萬個停車位,但不少被改作商業用途。
據了解,經十路某廣場地下一層停車場東半部分就被改成了超市,占用了數百個車位。
自行車道被占,綠色出行難實現
“解決停車難,應該轉變思想觀念,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表示,政府部門應該改善公共交通,鼓勵市民增加綠色出行。
“其實我堅持了一段時間騎自行車上班,最終還是放棄了。”在省城某事業單位上班的薛先生表示,他曾嘗試減少駕車,騎自行車和乘公交車上下班,但自行車道經常被機動車占用,通行不暢,混在車流中也不安全。而轉乘公交,公交站臺附近卻沒有停車位,于是在接連丟了兩輛自行車后,他最后還是選擇開車出行。
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濟南市民對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境的滿意度不足三成,主要原因是車道的安全性、連續性不夠。
而有些路段公共交通覆蓋率低,再加上最后一公里難解決,綠色出行往往難以落到實處。
“校車嚴重缺乏,家長一般選擇開車接送孩子,造成了學校周邊停車位時段性緊張。”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省城80%以上的學生享受不到校車服務,接送孩子的車輛導致停車位瞬時嚴重不足,“公共交通的不足加劇了私家車出行比例,停車位自然就跟著緊張。”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