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個春節,山東省直某機關單位公務員李慶健過得多少有點郁悶。和同事聊起來,李慶健發現,困擾于“
紅包債”的遠不止他自己,“紅包債”正成為令人糾結的煩心事,尤其那些回老家過年的年輕人幾乎都有同感。
今年這個春節,省直某機關單位公務員李慶健過得多少有點郁悶。
李慶健的哥哥、姐姐都在農村,近幾年分別在城里做起了小生意,兩家都有兩個孩子。10年前李慶健剛參加工作時,每年春節為孩子準備紅包是每個孩子100元,兩位老人每人200元,最近幾年漲到孩子200元,老人500元。
讓李慶健沒想到的是,今年打開哥哥送給女兒的紅包發現,居然給了600元。李慶健的媳婦當時臉上就掛不住了。
讓李慶健覺得更沒面子的事還在后面。遞給母親紅包時,9歲的小侄女一把拿過來順手打開,“叔叔只給奶奶500塊錢,我爸爸都給了1000塊吶。”雖說童言無忌,可李慶健還是十分尷尬。
34歲的李慶健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也是姐弟三人中唯一“吃公家飯的人”。這么多年來,家人一直覺得李慶健有出息,能掙錢。李慶健自己也覺得,紅包給少自己面子上過不去,禮數上也不合適。
剛回到濟南,李慶健就盤算開了:按今年這個勢頭,明年春節,僅紅包支出,沒有一萬元擋不住。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李慶健工資每個月不到4000元,現在年終獎也沒了,相當于春節這幾天僅紅包就要花去他兩個多月的收入。
和同事聊起來,李慶健發現,困擾于“紅包債”的遠不止他自己,“紅包債”正成為令人糾結的煩心事,尤其那些回老家過年的年輕人幾乎都有同感。
春節本來是親人團聚的美好時刻,卻因小小的紅包有些變味。紅包厚薄豈能衡量親情深淺?面對愈演愈烈的“紅包債”,李慶健感到,有必要對春節紅包“減負”。
紅包,應當包祝福,不包
攀比。(完)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