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天越來越冷了,你不用到樓下接我,我直接給你把飯送到家里行了。”“我每天中午就盼著你來,不是為了這一頓飯,就是感覺吧,有人熱湯熱水的來給我送飯,真是我的福氣啊。”12月23日中午11點30分,55歲的
市南區社會工作者劉乃忠像每天一樣,給家住貴州路12號的85歲的姜大爺送上了熱騰騰的小米粥和可口的飯菜。“就是我的親生兒子,也不能每天中午變著花樣,這么準點的來給我送飯。俺真是打心眼謝謝政府,謝謝這些好人。”姜大爺拿上飯,又樂呵呵地回頭沖著記者開心地擺了擺手。
“劉兒,來了,謝謝你昂。大冷的天兒,讓你給俺來送中午飯。”告別姜大爺的劉乃忠,接下來又來到家住的鐵路公寓的席大娘家中,敲開老人的門,雙手給她送上從保溫桶中取出的午飯。“大娘,你快進屋吧,我還得趕緊去給其他老人送飯去。”劉乃忠給老人關上門,“騰騰騰”地跑下樓,又來到下一家。
記者用手機看了看時間,從中午11點半到12點半,劉乃忠一共給20個老人送上了中午飯。在青島市市南區,像他這樣的社區工作者有15個。每天中午給市南區的200多位80歲以上的低保獨居老人送去政府買單的可口“孝心午飯”。據了解,為老人送飯,只是市南區開展居家養老“六送服務”的其中一項。
“市南區為進一步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水平提升,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宜業宜居
幸福市南區的建設成果,打造出政府購買服務、社區志愿服務、社會組織參與和鄰里結對互助四種養老模式,形成了送奶、送報、送愛心、送家政、送健康和送午餐的‘六送’養老服務體系。今年,山東省民政廳楊麗麗副廳長在省政協座談會上提出要在全省推薦送奶探視服務模式。”據市南區民政局局長許群介紹,“六送服務”從表面看是養老問題,是對老人的探視與服務,但往深處琢磨,其實是關乎老百姓的民生幸福。這些老人并不缺物質層面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真實、細致的精神溫暖。可以說,政府開展的居家養老“六送”服務,送的不是“午餐”,而是幸福和感動。
幸福就是讓老百姓過得舒心,對未來有信心。市南區上上下下有這樣的共識: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著力保障和發展民生,經濟社會才有持久的動力。著眼于將社區打造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和幸福宜居的“民生家園”,市南區以“有困難,幫到家”服務品牌為引領,積極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社會組織、服務單位和服務企業為主體,以居民志愿服務為補充的優質高效、普惠均等的社區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轄區55萬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為推動為民服務由“分散”向“統籌”轉變,市南區傾力打造了多方參與、有效銜接的社區服務體系,以“有困難,幫到家”品牌為統領,進一步整合社區服務資源。
首先,大力發展便捷化的政務服務,積極打造“區、街、站”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推行“一門服務、集中受理、后臺分流、限時辦結”的信息化全流程服務模式,深入開展全程代辦、陽光服務、微笑服務等活動,為居民提供“菜單式”、“代理式”高效便捷服務。
其次,大力發展多元化的便民服務,建立市南區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家政保姆、居家養老、生活配送、家教托管等60余類400余項全天候便捷化服務;采取社區社會組織運作模式,在樂萬家老年公寓、天山社區等建成6處社區養老愛心食堂,為500余位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低償送餐服務;每年投入1000余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老人提供“送奶、送報、送家政、送愛心、送保險、送午餐”服務,受益老人已達5萬余名,實現了全區獨居和困難老人養老服務全覆蓋。
最后,大力發展特色化的志愿服務,成立32支2萬余人的義工隊伍,積極開展“幫到家”等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激發了黨員群眾和駐區單位參與社區公益服務的主動性。
大處壯闊,小處用心。在市南區加快建設國際國內一流的宜業宜居幸福城區的藍圖中,民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他們帶著感情將政府發展理念與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同步,把有情有義的基層智慧與有勇有謀的政府胸懷,化作百姓真實可感的溫暖、尊嚴與幸福。
民生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增進民生福祉,努力為百姓謀幸福,市南將不懈努力。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