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元森
霧霾來襲,多日不散。山東半數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出現重度及嚴重污染。入冬以來這種惡劣天氣已經屢次出現,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曾有專家預言,霧霾肆虐的狀況在中國或許還要持續十到二十年。如果預言成真,則意味著目前的發展模式不僅要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甚至要影響到一代甚至幾代人的身體健康。這顯然背離了發展的初衷,也是群眾所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未來。 治理霧霾必須立刻行動起來,容不得拖延和觀望。大氣污染的特殊性決定了人人都可能成為大氣污染的受害者,但受害者又很難直接追究污染者的責任,所以要有效防治大氣污染,就必須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意識。各級政府部門如何履行職責,將決定
治霾進程的快慢和成敗。
現在,各地對于治霾基本沒有異議,一些地方還以壯士斷腕的姿態做出承諾,要在限期內完成治理目標。一些地方還對完不成治理大氣污染任務和造成環境事故的領導干部,實行“一票否決”。這固然表明了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但是群眾更看重的是實效。在治霾出現持久戰趨勢時,各地不能再滿足于造勢,更應該拿出立竿見影的行動。否則,治霾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在不斷升級的預警中走向難以挽回的困境。
現在,一些地方為治霾,或重拳打擊施工揚塵,或抓緊進行城市綠化,這些措施確實體現了對霧霾的全面治理。但是各地在標本兼治的同時,更應該分清輕重緩急,盡快抓住治霾的重點,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本上。一些地方把霧霾看做城市病,認為霧霾天氣是城市化進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因為城市擴張、人口密集,所以會有大氣污染,于是治理汽車尾氣和廚房油煙也被一些城市提上了治霾的進程。這些并非毫無科學道理,但是很多群眾并不贊同,原因就在于沒有抓到有效治霾的根本。目前之所以霧霾蔓延,主要根源就在于高排放、高污染的生產方式,以山東為例,在去年,電力、建材、鋼鐵、化工、煉化五大行業就消耗了80%的煤炭,排放了80%的二氧化硫和近90%的氮氧化物。與之相應,治霾的最有效途徑當然是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要做好調結構的文章,顯然比管住群眾的“排氣管”和“排風扇”難多了。調結構意味著擺脫路徑依賴,要在一定時期內犧牲經濟發展的速度。這種犧牲才是對地方政府的真正考驗。在一些地方看來,霧霾天氣是全局性的問題,僅靠一個地方犧牲經濟發展保護空氣質量,也是白白犧牲。這就形成了治霾的“公地悲劇”,人人都喊治霾,但都希望別人比自己多做出一點犧牲。一些地方在治霾問題上造聲勢多,見實效少,可以說與此心態有很大關系。
霧霾肆虐,群眾已經不堪其苦,現在急需各地比力度、比實效,盡快扭轉不斷惡化的趨勢。治霾是政府做出的承諾,能否在限期內完成目標關系著政府形象,一旦“公地悲劇”顯現,誰都不會成為贏家。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