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 龐遠棟) 一到冬天,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般都能享受集中供暖,但在一些偏遠地方,生爐子依然是驅寒的重要途徑,這種取暖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每年都有一些一氧化碳中毒的居民。11月14日,港城就有一位79歲的莊老先生因一氧化碳中毒,在高壓艙待了20天還沒醒過來。
12月4日中午,莊老先生還在高壓氧艙吸氧,幾名家屬在外等候。“11月14日過來的,現在都20天了,一直
昏迷著。”莊老先生的女兒說,父親的身體一直不錯,平時都是一個人生活,今年冬天,他買了一些蜂窩煤,準備在屋里生爐子,老人平時習慣早起,11月14日上午,遲遲沒見到老人,她去屋里一看,老人已經暈了過去。
莊老先生被送到醫院后,由于病情嚴重,每天都需在高壓氧艙吸氧兩次,即使這樣還沒有蘇醒的跡象。老人的另一位家屬透露,當時他只在爐子里放了一塊蜂窩煤,為了不讓冷風吹進來,就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這才釀成大禍。
天氣一冷,因一氧化碳中毒的市民多了起來。有一名20歲的青年在屋里點木炭時中毒昏迷,幸好搶救及時脫離危險。“雖然都是一氧化碳中毒,但是蜂窩煤和木炭中毒還是有區別的。”齊魯醫院日照分院的金桂芬介紹,蜂窩煤由于燃燒時間長,一氧化碳慢慢被人吸到體內,如果發現不及時,吸入量會非常大,情況一般比較嚴重,搶救時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和時間。
金桂芬說,每年接診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農村老年人居多,這些患者年紀較大,所以治療時間比較長。如果市民家里有煤爐,晚上睡覺時,不要將門窗緊閉,一定要讓空氣流通。
一旦發現他人一氧化碳中毒,應及時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打開門窗,將中毒者移至通風良好的地方,并注意保暖;馬上撥打急救電話,說清中毒者的地址,以便醫務人員盡快趕到;在醫務人員趕到前,要讓患者保持側臥,因為
煤氣中毒的患者往往會發生嘔吐,一旦嘔吐物造成患者窒息,情況將更加危險。
■小貼士 燒炭取暖怎樣避免煤氣中毒 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燒盡,不要悶蓋,煤爐要安裝煙筒,以免發現意外;使用天然氣熱水器時,不要密閉房間,洗浴時間避免過長。使用管道煤氣時,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氣、漏氣,燒煮時防止火焰被撲滅,導致煤氣溢出。
寒冷天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發生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居民在家用木炭或煤炭生火時,要仔細檢查煙囪是否通暢,發現殘存灰燼應及時清理;夜晚睡覺前要等取暖煤爐的煤炭燒盡;切忌在沒有煙囪的情況下在室內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冬天沖涼,一定要定期對熱水器和燃氣的相關管道、設施進行認真檢查,確保不漏氣,排煙管保持通暢;時間不宜太長,特別是沖涼房相對較小且封閉性較強的,沖涼時間要控制在10分鐘左右;一旦在可能產生一氧化碳中毒的環境中出現頭暈、頭痛、眼花、惡心、嘔吐、心慌、全身乏力等癥狀,要迅速為房間通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