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你想怎么休 投票
昨天,為了收集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全國假日辦根據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匯總此前問卷調查社會各方面提出的意見,提出3個調休方案,再次公開征求意見。這3套方案的國慶假期安排和天數都不一樣,分別為放假3天、5天和7天。昨天,記者調查發現選擇國慶節放假7天的市民居多。還有許多網民認為春天休7天假期太短,并呼吁恢復五一7天
長假。
27日零時,全國假日辦公布了三套法定節假日調休備選方案,并公開征求意見。三方案調查迅速成為27日最熱門話題,在多個網站上網民投票超10萬。網民投票結果較為一致,支持率最高的是C方案,超過50%的網民選擇,其次是A方案和B方案。
然而網民更多的反饋是"哪個都不合理"。"AB方案,硬生生地把國慶7天長假取消了,以后我們找什么時間出門旅游呢?""大家選得最多的C方案,和目前的放假安排基本沒有區別,還可能少一個小長假。"不少網民認為這樣的方案實際上是倒退了。
第一套方案
春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國慶節放假3天,不調休,假期固定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順延。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不調休,僅在當天放假,逢周末時周一補休。
第二套方案
春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國慶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5天長假,假期固定為10月1日至5日。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節假日逢周三時不調休,僅在當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時,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長假;逢周六、周日時周一補休。
第三套方案
春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國慶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假期固定為10月1日至7日。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節假日逢周三時不調休,僅在當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時,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長假;逢周六、周日時周一補休。
調查 第三套方案支持者: 可利用
國慶長假探親
昨天,記者對身邊的同事朋友和認識的人進行了采訪。有60%的人選擇C方案,25%的人選擇A方案,只有15%的人選擇了B方案。選擇C方案的市民都是因為C方案國慶可以放假7天。"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需要一個長假來放松一下。"孔先生告訴記者,另外兩個方案國慶放假的時間都太短了,這么短的時間沒法出去好好游玩一番。"增加了一個長假,方便人們一年中安排更遠、時間更長的旅行,對旅游業和
假日經濟有好處。"孔先生說。
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比較支持C方案。"我老家在臨沂,雖然離青島不是很遠,但是坐車往返的時間加起來就得一天,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平時回家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希望假期時間能長一些,我不僅能回家,還能帶著父母到處玩玩。"張先生說。
雖然C方案的支持率最高,但許多接受采訪的市民對這3個方案都不滿意,他們認為大家之所以選擇C方案是因為只有C方案有7天長假,但是C方案和目前的放假方案沒有什么區別。
第一套方案支持者: 調休挪假又累又混亂
而家住湛山的付女士面對3種方案給了記者不一樣的答案,付女士告訴記者,她比較贊成第1種方案。"我覺得國慶放3天剛剛好。一般情況下我國慶節都不會出去玩,因為旅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交通不方便,就算是出去玩我也只是選擇周邊的地方玩玩。如果選擇第3種方案,可能因為調休有個周需要上7天的班,我覺得太累了。"付女士說,她親戚朋友都在青島,兒子也在青島工作,她不存在探親訪友的問題。"第一套方案不用調來調去,不用打亂人們生活的正常安排;所有的人對放假時間都有確定的預期,可以提前安排自己的事情,不用等上級通知什么時候放假、怎么放假。"付女士認為第一套方案最適合她。
"調休挪假真的是太累了。"回憶起今年過去的中秋、國慶兩個節日,劉女士笑稱這是"史上最復雜假期",讓上班族無所適從。"今年的國慶節與中秋相鄰,調休造成9月22日至30日連續9天只有一個休息日。"劉女士說,而且大家集中在同一時間出行,造成高速公路、各大景點人滿為患,大大降低了放假的幸福感。今年的假期上3天休3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等安排把大家的生活完全打亂,節前節后都疲憊不堪,她再也不想過這樣的假期,所以支持第一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支持者:
假期不短也不長
"借調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長假,這個方案比較合理,3天可以讓我安排一次較遠距離的出行,而且只要借調一周的周六周日,不用借調兩頭的周六周日,對人們生活影響較小。"剛剛大學畢業的小孫說,就算不出門旅游,他的父母也可以到青島來看望他,因為3天長假不會造成太大的擁堵。小孫告訴記者,3個方案比較下,他覺得還是第二套方案更能讓他接受。 新聞延伸 黃金周長假變遷
黃金周是在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
時代條件下,在上世紀末東南亞金融危機背景下,為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國內旅游而實施的舉措。
1999年9月,國務院修訂發布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和公歷新年為全體公民假日,其中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為三天,元旦為一天;還規定這四個屬于全體公民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從2000年國慶放假開始,對國慶、春節和勞動節這三個節的休假時間進行了統一調整,移動節日前后的兩個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這樣共計7天時間。自實行這種休假制度以后,每逢這三個節日的休假稱為"長假",通常前面冠以節日名稱。
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從3天改為1天,意味著五一黃金周被取消。
[聲音] 延長春節假期
"三套方案大同小異,強烈建議增加放假天數,恢復五一長假。"市民朱女士說,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居然要上10天班以后才能休7天,春節期間,在外的人不遠千里都要回家團聚,只有增加春節假期才可以讓偏遠地區的人有足夠的時間回家團圓。
"長假應該更加平均,從而避免出現春節和國慶長假的人流擁擠,讓長假更加聚集,由此帶來的旅游出行難、購票難、住宿難等問題更加嚴重。"李先生說,延長春節假期到15天才是合理的。
[說法] 黃金周很尷尬
黃金周制度出現的大前提,首先是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民群眾旅游休閑娛樂需求持續增長,國家也有了必要的生產力發展和經濟條件。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通過假日經濟刺激消費、拉動經濟,促進國內旅游成為共識。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等專家認為,消費作為衡量社會經濟平衡發展的重要標志,既與社會群體收入水平息息相關,也與民眾消費觀念更新、消費時間充裕與否密不可分。通過給予充足的休息時間,刺激中國老百姓經濟思維從簡單的"積累型"向"積累——消費型"轉變,黃金周制度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客觀地看,國人閑暇時間的增多,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與此同時,百姓的休閑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用于餐飲、購物、旅游、健身、娛樂等的消費與以前相比大幅增加。這標志著人們從滿足現實的基本生活需要轉向對精神生活的向往,從傳統的生產——消費模式逐漸轉向消費——生產模式,人們開始從有限發展自己進入全面發展自己的新階段。但集中消費造成的旅游景點堵塞、交通不堪負荷等問題,使"取消黃金周"之聲時有所聞。
黃金周長假的制定,從最初主要推動"假日經濟",逐步演變成帶動旅游休閑特別是舉家出游及促進 "
農家樂"就業的重要渠道,長假在啟動內需的同時也創造出一些新需求,形成一些新問題。由于多元化條件下,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休閑傾向不同,黃金周在輿論場中越來越面臨"離不開、要不得、不便增、不能減"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