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發現,90%的筒瓦(圖中右側瓦片)沒有廠家銘文。藍娜娜 攝
(記者 藍娜娜) 13日,
迎賓館開箱啟用首批從德國抵青的金屬構件。整修時發現大量筒瓦無德式銘文,館方認為迎賓館上世紀曾進行過未載入史料的屋面
大修。
13日9時,閉館大修的迎賓館舉行市民開放日,與平時進館參觀不同,本次參觀的主要場地從屋內改到屋頂,市民重點參觀了維修工程。
記者登上迎賓館屋頂看到,隨著部分舊瓦被拆除,已腐蝕的防水層裸露出來,施工人員輕易地把變“酥”的防水層撕成一塊塊,通過小油漆桶送到地面,再由地面工作人員用小推車推走。“一推車能裝兩三桶的量,一天得倒兩三百車。”施工人員說。據悉,經過半個多月的閉館施工,迎賓館2000多平方米的屋面已有370多平方米拆卸完舊瓦和原有防水層,并鋪上了約4毫米厚的新防水層。
隨后,在迎賓館院內臨時搭建的一處物品存放區,工作人員打開了首批抵青的金屬構件箱,里面裝著檐溝、鉗子等金屬構件及維修工具。“這次迎賓館整修采用的瓦片、金屬構件、防水材料等全都是從德國定制的,第二批金屬構件正在青島報關。”青島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館長王建梅說,檐溝施工早于瓦片安裝,因此最先從德國抵青的是金屬構件,而兩萬多片瓦片預計下周起分批次抵達。
“瓦片拆卸完,如果沒有防水層,一旦下雨屋內就全淹了,現在鋪的防水層是暫時的,等從德國采購的輕型、透氣防水層到貨后,再重新更換。”王建梅介紹,根據史料記載,迎賓館只在1999年維修過一次,主要進行的是外墻粉刷、內墻粉刷等,沒有對屋面進行過大的維修。“但這次我們拆卸舊瓦看到很多瓦片沒有德國瓦片專有的廠家銘文,專家組認為上世紀迎賓館應該進行過一次未載入史料的屋面大修。”王建梅說。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