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關節的一大塊化石,足有成年人手掌大小。
羊類的角化石,呈棗紅色,有豎條紋。
遺址現場有專人看護 5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
大珠山遺址現場,沒有看到考古人員,原本放在遺址現場的很多器具也被撤走了,僅余一些標記,一名中年婦女負責看護,不時有游客和村民前來游玩,“小心 ,別碰了里面的東西。”她大聲提醒著。這位中年婦女姓王,是附近喬家洼村人。原來,自從遺址發掘以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和村民前來觀看,考古隊專門組建“護衛隊”對現場進行24小時不間斷保護。
記者站在探方邊上觀察發現,和幾天前相比,考古發掘工作進展了不少,探方的深度也增加到四五米。探方底層的淤泥層上,還有一些考古發掘的痕跡,在平整的探方底部,還有一個寬20厘米的小坑,坑中有一個明顯的骨頭狀的凹槽,“考古隊員從這里面挖出根很長的骨頭,他們說像是肋骨。”王女士說。探方底部南側位置,烏黑的淤泥層上滲出一些水,“這個地方地底下有泉眼,再挖幾天可能就要排水了。”王女士說。
“今天有空,我們幾個過來看看。”家住附近的彭先生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在這附近撿過不少“龍骨”,村民受傷的時候都會用刀子刮一些抹在傷口上,傷口很快就會痊愈,“相當于現在的云南白藥。”彭先生笑著說,聽說這里進行考古發掘,他和幾位朋友專門前來看看,希望能瞅到發掘化石的樣子,得知當天考古隊員暫停發掘,他連呼遺憾。
每件化石都有“身份證” 離開了考古發掘現場,記者來到黃島區博物館,在樓后背光的位置,見到了幾位清洗化石的考古隊員,他們坐在馬扎上,身前是裝滿清水的塑料箱子,每位考古隊員都戴著橡膠手套,手里拿刷子,小心地清洗手中的化石,每清洗幾下,考古隊員都會把化石拿到眼前仔細觀察。經過一上午的清洗,考古隊員的身前已經整齊地擺放著不少化石。
當一件化石標本清洗結束后,考古隊員都要把它們放到寫有編號的透明塑料袋上,“清洗化石也是有學問的,不怕水但是怕陽光。”考古隊員解釋說,這些化石由于在潮濕的淤泥中“沉睡”了上萬年,吸收的水分早已飽和,所以在用水清洗時,只要小心得當并不會對化石帶來損傷,“但是清洗后的化石必須要放在通風處陰干,絕對不能在陽光下晾曬。”說起原因,考古隊員繼續說道,“拿到陽光下曬,會造成化石破裂。”
記者走近看到,這些塑料袋上分三行寫有不同的數字和號碼,對此 ,考古隊員解釋說,“這些都是每一件化石特有的‘身份證’,最上面一行的數字和字母代表這是 2013年對大珠山遺址的發掘,中間的數字是代表每件化石的標號,這些編號和化石出土時在全站儀里定位的信息相對應;最下面的數字代表出土的日期,我們今天清洗的這一批化石都是在10月25日出土的。”考古隊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