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黃兩大國家戰略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在濰坊濱海疊加,借勢發展,濰坊正舉全市之力突破濱海,又一個“工業濰坊”和一座現代濱海工業新城未來可期。
濱海區全面實施“十百千”產業聚集工程——重點圍繞濱海產業、高科創業、先進制造等十大產業園區,集中培育100家骨干企業,突出抓好1000個投資過億的大項目、好項目。
高端產業大項目正不斷累積著濱海的跨越發展底氣,夯實產業立區
基礎。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已落戶高新技術產業項目165個,濱海產業園突出中外藍色經濟合作試驗區定位,已落戶濰柴重機等項目45個,總投資415億元;臨港產業園主要發展現代海洋化工,聚集規模以上企業60家……
“濱海區正用‘中國迪拜’、‘濰坊浦東’的理念和標準來規劃建設現代工業新城,迅速聚集大產業、大項目,加快形成汽車、動力、工程機械、海洋化工四個產業城,臨港物流、濱海旅游兩個產業基地,加快形成藍色高端產業體系。”濰坊市副市長、濱海區黨工委書記、突破濱海總指揮部副總指揮王樹華說。
“飛地經濟”是濱海區突破發展的一項重大體制機制創新。濰坊各縣市區都在濱海設立了濱海特色產業園管委會,規劃了15個飛地園區,總面積達到5.85萬畝。濱海新區有地、有水、有種子(海化這樣的企業)、有港口,這是其他縣區不具備的。7月22日,占地1350畝的中韓工業園在濱海正式簽約落戶,招商引資的主體不是濱海,而是奎文,這是目前濰坊各縣市區在濱海落戶的一次性征地最多的投資項目。
濰坊市人大已經通過了《關于鼓勵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在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產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決議》,在收益分配上明確規定,入園項目實繳稅金地方留成部分,扣除企業享受補助后的余額,劃歸所屬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在統計指標上,也照此辦理。
為了打造未來城,濱海區政府著力創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政策最優的發展環境。與此同時,積極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落實“三級聯審、七項評估”,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同步推進光伏發電、風能潮汐能、地源熱泵和建筑、住宅工廠化建設,把濱海開發整體納入低碳工廠、生態社區、綠色城市的建設軌道。
■新聞鏈接:
濰坊濱海海洋經濟新區和濰坊濱海產業園,又是藍黃戰略的四區三園中的“一區一園”。濰坊濱海海洋經濟新區規劃范圍包括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壽光濱海經濟開發區和昌邑濱海經濟開發區,陸域面積2092平方公里,濰坊濱海產業園位于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5.3平方公里。
濱海區基礎設施迅速提升。濰坊港全力推進三個兩萬噸級泊位建設,其中一個兩萬噸級泊位已試運營,其余兩個年內建成;濱海漁港工程海陸并進,年底前就將基本達到漁船停靠條件;中央商務區智慧大廈等十多個項目全面開花……濱海發展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張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