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綠后的牧龍山郁郁蔥蔥,成為市民游憩的城市近郊森林。
□馬景陽 報道
在淄博市
張店區,煤炭、鐵礦石、石灰石、耐火粘土等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曾為張店區的支柱產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然而,礦業開發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山體裸露、植被遭到破壞、生態環境受損嚴重。2013年,張店區正式出臺礦山復綠實施方案,30處露天礦坑和荒山列入治理項目。“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礦山復綠已初見成效,并成為打造生態宜居張店的重要內容。
□本報記者 馬景陽 本報通訊員 姜乾相 馮萍
◆關停
邁出礦山復綠第一步
“雖然那時候開采、生產紅紅火火,但是到處塵土風揚,我們這里流傳著一句話,‘走路打著傘,吃飯捂著碗,一年能吃一塊磚’”,回憶起當時礦山開采時的環境,張店的老百姓都深有體會。在張店,最多的時候區內曾有70家礦山企業同時開采,刮風則塵土飛揚,下雨泥濘難行。
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曾是張店重要的經濟活動,在張店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區內的采礦業以“點多、面廣”的粗放型發展為主,張店區礦產資源的開采大多是露天開采,礦業開發在為經濟建設提供基礎材料的同時對環境的破壞也是巨大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環境立市”理念的提出,露天開采礦產資源勢必退出歷史舞臺。
“不能以破壞環境換取經濟的發展,要復綠必須先關停。”張店國土資源分局局長劉衛東說。早在2003年,張店區政府就對“三區”(城市規劃區、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兩線”(鐵路、重要公路)直觀可視范圍內的17家露天礦山全部進行了關閉,2009年對轄區內的所有露天開采的礦山進行了關閉,礦山復綠邁出了第一步。
◆整治
因地制宜,因礦施治
“唐家山多年荒蕪,雜草叢生,如今已栽植各類苗木25000余株,打供水井兩眼,自建供水池6個,平整山體60000平方米……”介紹起唐家山的復綠成果,淄博市張店區傅家鎮相關負責人頗為自豪。唐家山因其所處城市近郊的特點,政府規劃將其劃分為城市景觀銜接區、近郊風景林地營造區、陡坎防護區、石洼生態恢復區、山體生態恢復區和高壓走廊防護區六大功能片區。
據介紹,張店區在治理過程中遵循礦山實際情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目前,已完成炒米山、牧龍山等項目的恢復治理。
“這里原來就是些礦坑,現在已經過回填,省里也驗收合格,正等待時機承包出去,再讓土地產生經濟效益”,灃水鎮炒米村村委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2012年,張店區將礦山復綠工作與土地復墾工作有機結合,將優惠政策集中捆綁使用。通過與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相結合,由區政府投資1380萬元對灃水鎮天豐石料廠礦坑進行了回填復墾,現已復墾出耕地220畝。
此外,張店區還于近年投資1400余萬元對牧龍山的上湖村石料廠、商家村石料廠、下湖村石料廠進行了打包連片治理,治理面積約66公頃。對采礦陡坡進行爆破填土,種植樹木,對較深礦坑防滲處理后修建人工湖,把較大隱蔽礦坑整理成靶場。
◆復綠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治理
“開山容易復綠難”,當年開礦時輕而易舉破壞的山體環境,如今在修復時,卻要讓社會付出高昂代價,無論時間和財力,投入都相當大,尤其是資金。
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礦坑應由礦山企業進行復綠,但張店區的大部分礦山企業屬政策性關閉,少部分為治理責任主體不明,大量的廢棄礦山屬于“無主山”,很難落實責任人,復綠和治理的重任落在了政府身上。
在礦山復綠的推進過程中,區政府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治理的同時,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一是對用地指標和礦坑恢復利用進行了捆綁,由用地企業出資對礦坑進行恢復治理,在省政府擴內需項目——淄博金泰(魯中)現代國際物流中心項目落戶張店之時,政府把項目選址在原仇家石料廠、灃水礦山公司、湖田石礦礦坑之上,本項目所需建設用地15公頃,利用廢棄礦坑8公頃,占工業用地指標的50%以上,截至目前金泰對廢棄礦坑的治理資金約2000萬元;二是對唐家山的復綠,實行了以地換地的土地優惠政策,由匯美置業先行墊資對唐家山進行礦山復綠,待復綠完成后,區政府將園林局用于種植苗圃的地塊置換給匯美置業用于房地產開發。
◆效益
廢棄礦地將成又一發展引擎
生態效益成為礦山復綠的最大收獲,惠澤百姓。秋風送爽,灃水鎮炒米山上迎來了觀光休閑的游客,這里已經成了近郊游的好地方。按照“誰治理、誰受益”原則,山上礦坑的復綠大多由原采礦主種植了經濟樹木,山腳下無責任主體的粘土礦坑由灃水鎮政府投資200萬元用于修建飲用水廠,然后飲用水廠拍賣給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如今,面積500公頃的炒米山景區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5%,成為中心城區近郊的天然氧吧和綠色生態屏障。
復綠后的牧龍山同樣郁郁蔥蔥。昔日氣味難聞、垃圾遍地、坑洼不平的牧龍山,如今已成為“一湖”、“兩環”、“三區”構成的旅游觀光生態休閑園,形成了一條覆蓋張店東部的綠色屏障,市民游憩的城市近郊森林綠地已漸成形。
廢舊礦坑上建起物流園。記者來到位于張店區灃水鎮的魯中公鐵聯運物流園,這里已經看不出原來廢舊礦坑的面貌,辦公樓、沿街房、業戶的營業房都已完工,即將投入使用,將打造成魯中地區最大的公鐵聯運物流園區。昔日廢棄的礦地將變成灃水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俱佳的又一發展引擎。
◆書記點評
以生態文明打造宜居之城 張店區委書記 王 詠
為了讓市民更多地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綠色生活,張店區將逐步建立“政府出資引導、優惠政策扶持、社會資金參與”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機制,加大對露天開采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著力培育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未來的張店,我們將致力打造成一個最干凈的城市,一個一半以上面積被森林覆蓋的城市,一個生態宜居之城。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