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聽大家說什么‘熊孩子’,今天總算是領教到了”,幾天前,人人網公共主頁“新番吐槽”上,網民“新一君”發(fā)帖稱,表姐價值數(shù)萬元的耳機等物品被串門的“熊孩子”嚴重損毀。 據(jù)原帖所述,“熊孩子”父母并未意識到小孩的做法多么不妥,在其表姐提出賠償后甚至破口大罵。目前,案件已進入訴訟程序。
幾天來,這篇直播事件進展的帖子被各大網站、論壇、微博廣泛轉載,又一次引發(fā)了關于“熊孩子”的熱烈討論。在這個話題上,廣大網民似乎永遠有著吐不完的槽,“熊孩子”成了人們隨處可見、令人無計可施的存在。
“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群體。他們在電影院里跑動喧嘩,在客人家中“大鬧天宮”,在公共場所肆意哭鬧,以極強的好奇心、旺盛的精力和不容小視的破壞力把你的生活鬧得 “雞犬不寧”,讓你無奈,甚至抓狂。
“熊孩子”兇猛來襲,究竟是誰的錯?在“新一君”所述事件中,訴訟的對象是孩子父母,索賠金額數(shù)萬元。孩子毀東西,父母吃官司,這似乎是一個“坑爹”的案例。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每一個“坑爹”的娃背后,是否都有一個“坑娃”的爹?該事件中,受害當事人致電孩子父親溝通,孩子父親先是強調“小孩子不懂事”,后又破口大罵,拒不賠償。想想“熊孩子”的行為,再聯(lián)想父親的態(tài)度,不難得出其中關聯(lián)。
“小孩子不懂事”,這是許多“熊父母”最常使用的“擋箭牌”,殊不知,在這樣脫口而出的輕慢背后,是“養(yǎng)不教,父之過”的責任。
孩子頻頻闖禍,父母責無旁貸。無論是事前道德教育的缺位,還是事后的溺愛與包庇,都是造就“熊孩子”的原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如果一味包庇孩子的錯誤,為孩子的過失找“年紀小”的借口,只會給孩子灌輸“犯了錯爸爸扛”的想法,讓“熊孩子”
一“熊”到底。
父母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耐心教孩子辨別是非曲直,并強調社會容忍底線,這本應是家庭教育的題中之義。這樣的教育,蘊藏在每天的生活中,其內容不僅是 “乖乖吃飯”、“按時睡覺”這樣的家庭法則,更應是 “愛護公物”、“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碰”這樣的社會通識規(guī)則。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是“熊父母”的疏忽與溺愛。每位父母都應深知,任何一個“熊孩子”,都終有走出家庭、踏入社會的那一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