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各種聚會中,"你就是做基本面的""不明覺厲""碉堡了"等一系列聽上去新鮮、想一想懵懂的語句常常在這些正青春的孩子們口中魚貫而出、你來我往。就在他們把這些網絡
潮詞運用得爐火純青之時,家長們坐不住了,"孩子們都說些聽不懂的網絡黑話,這樣下去不得學壞了!"為此晚報小記者們展開了摸底調查,普及潮流之余,不忘提醒父母做個"很了"的潮爸潮媽。
調查
這是個潮詞逆襲的小時代
據小記者調查報告,如果你現在還常把"我和我的
小伙伴們都驚呆了"(簡稱"我伙驚了")掛在嘴邊,那你就站在即將out的邊緣,或者被你的同齡人送上一句"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 "據了解,"我伙驚了"從網絡上流行到各大綜藝選秀節目,經評委和青少年的接力傳遞,早已紅到發紫,反復借鑒不免有泛濫之嫌。至于"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作為《愛情公寓》系列擁躉的同學們絕不會陌生,準初一生小瑋是這樣解釋的:"單細胞生物細胞液濃度要在一定范圍內才能生存,鹽汽水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會導致單細胞生物死亡。大意是形容對方頭腦簡單,像單細胞生物,一口鹽汽水就可以gameover。 "不過這句極惡搞的"潮話"還頗有科學原理打底。在同學們看來,這可比單純惡搞的"伙驚了"有技術含量多了。同理,"基本面"也是技術型潮詞,原意是指對宏觀經濟、公司和行業的基本情況分析,可是正宗的股票用語。用到同學們這兒,意思便引申為"只能操作最基本的東西"。
除此之外,小記者還調查發現,很多潮詞耐人回味,幽默得叫人恍然一笑。譬如,"不明覺厲"即"雖然不明白對方在干什么,但覺得很厲害的樣子";"人艱不拆"則是人生已經很艱難了就不要拆穿了的意思";而"碉堡"則是形容人或事很牛的意思等等,這些潮詞已然榮膺本年度網絡最流行用語。 "這些詞兒大家現在都在說,如果你不懂會被人在內心鄙視的。 "準初二學生小曲告訴記者,這些詞在同學中,尤其是對網絡文化、綜藝影視文化熟悉的初中生間流傳甚廣,"很幽默,讓人覺得很歡神,都成了同齡人交流的一種共同語言了。 "
現象
網絡、電視劇制造個性潮詞
至于這些古靈精怪、個性十足、高端洋氣、流行超速的潮詞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快速 "感染"青少年并廣泛傳播的呢?據接受采訪的中小學生透露,有的來自流行偶像劇,比如"一口鹽汽水淹死你"便來自《愛情公寓》里的爆笑臺詞。有的從一些高端行業術語中脫穎而出,經由網絡融入日常生活用語,比如,"基本面"就源自金融行業用語,初中、高中階段廣泛流傳的"中二病"則源自日本一則廣播節目,比喻青年人自以為是的言行。有的來自流行歌曲,貌似成語的"人艱不拆"源自林宥嘉《說謊》的一句歌詞"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不過更多潮詞的誕生地還是強大的網絡,各大論壇、貼吧、社交網站貢獻了目不暇接的網絡流行詞。
參加調查的小記者隋材瑞是網絡加動漫達人,通過調查,他將眼前潮詞分為兩類:一類是外來加工型。這一類的鼻祖追溯到在日本動漫界小范圍使用的"萌"字,原表"喜歡某一事物,一看到就燃燒起興趣"的意思,后被改良加工為"好萌""萌了",意思也略變為:突然一下就喜歡上了。另一類是天朝人民自創型。像"圖樣圖森破",它在前幾個月勢如破竹,短時間內就占據青少年視野,乍一看讓人一頭霧水,但一公布它的前身"too young too simple",想必大家立馬"門兒清",頗有點"很傻很天真"的感覺。 "不過圖樣圖森破是正兒八經的本土原創。 "隋材瑞認為,網絡、動漫、綜藝節目、偶像劇這些年輕人扎堆的領域自然會造成潮詞的攻城略地。
問題
家長突"查水表",孩子無辜"躺槍"
"我媽經常偷看我的QQ空間查水表,還裝作若無其事地問我那個‘碉堡’是什么意思? "準初二生小章很反感媽媽的"突襲"或者偷窺,她話中的新鮮詞"查水表"在網路中比喻突擊檢查。小章類似的煩惱不少同齡人都會遇上。 "我跟同學打電話,經常會說一些流行詞匯,然后我媽就會沖出來問我,剛才都說了些什么?什么亂七八糟的,都在網絡上學壞了。 "準初一生小范就是在媽媽的疑惑中無辜"躺槍",失去了許多在家里電腦上網的機會。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新鮮詞匯在孩子們的社交圈里廣泛流行,被大家接受并喜愛,但不少家長不能理解這些詞語,并時常感到焦慮。這些家長對網絡潮詞的緊張和疑惑源自不了解,甚至讓孩子與這些網絡"黑話"劃清界限,結果卻是升級了親子矛盾。作為一名準初三生的家長,趙女士最近十分擔心兒子在班里的QQ群里聊天,因為孩子們經常說些自己聽不懂的 "外星語","不少孩子都在群里說些網絡黑話,不想讓兒子和這些孩子呆在同一個群里。 "于是趙女士要求兒子退群,結果兒子不肯,并埋怨她"老土",一氣之下趙女士改換了上網密碼,兩人為這事掀起了冷戰。 "結果他用手機還能上QQ,可為了聯系方便我不能把他手機也沒收呀! "在趙女士看來,孩子熟悉網絡潮詞有沉溺網絡的原因,而且這些流行詞的內涵常常是負面的、不健康的,對孩子的正面成長不利。
觀點
語言新奇也是一種成長活力
在青島成長家庭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王茹看來,這種語言追捧只是孩子們之間的一種游戲,也是一種成長的細微表現。孩子是在變化中成長的,既有身體的變化,更有心理、思想的變化。對于看得見的變化,家長覺得還好控制,而對于看不見的心理活動、思想活動總會心存焦慮:"這孩子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想法? ""他們都在說些什么呀? ""孩子不會變壞了吧"……面對孩子的成長變化,家長們不妨試試:覺察要敏銳,感慨要冷靜,行動要謹慎,等待要耐心。敏銳覺察孩子的變化,是分析判斷的依據。只是用不著將自己的眼睛貼在孩子身上,要練就 "一葉"便可"知秋"的功夫。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有些什么不同于自己價值判斷的行為,就會貿然得出"好"或是"壞"的結論。結論一出,難免就會心潮澎湃,地動山搖。其實家長此刻最需要的是控制情緒冷靜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究竟想表達怎樣的情感?情緒激動的家長,難免會急于行動。其實對于快速成長的孩子而言,"突發奇想""獲取新奇"正是他們生命活力的體現,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家長通過冷靜分析了解到孩子 "非常行為"的原因,是否需要及時修正,什么樣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就會提高親子行為的有效性。王茹還建議,家長們也可以嘗試多接觸一下這些網絡新詞,會知道很多孩子們喜歡說的網絡用語,不僅增加了與孩子聊天的話題,有時甚至會讓孩子對父母刮目相看。(記者 盧剛 見習記者 高嘉蔚 小記者 隋材瑞 黃斯為 鄒昌宏 李政怡 張津源 王寧 沙鈺堯 葛蘊霆 王涵銣 王智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