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日前,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全省57家企業生產的57批次學生服質量抽檢情況,青島兩家企業生產的兩個批次
校服被抽檢為不合格。昨天,
市教育局勤工辦做出情況說明:抽檢的產品為企業庫存產品,并未發放給學生。
兩校服企業抽檢不合格
據介紹,此次公布的結果是2013年第二季度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抽檢情況,本次共抽查了全省57家企業生產的57批次學生服產品。抽檢發現有7家企業的7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其中涉及到青島的有兩家企業,分別是青島怡怡紡織品有限公司、青島尊龍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其中青島怡怡紡織品有限公司抽檢批次是2013年1月20日生產的,規格型號為155/80,不合格項目是纖維含量(上衣)、纖維含量(下衣);青島尊龍體育產業有限公司抽檢批次是2012年12月20日生產的,規格型號為165/88A,不合格項目是纖維含量(凈干)。
抽檢產品為試點庫存
昨天,市教育局表示,經調查發現,省質監局的抽查結果與事實并不完全相符。首先,今年4月份省質監局到青島抽查
學生裝時,青島地區尚未進行2013年夏季服裝的制作,所抽查服裝是2012年試點的小批量庫存服裝,根本沒有流通到學生手中,省質監局在抽查時并沒有向抽查企業具體說明此情況。另外,此次抽檢的校服面輔料均是全省統一招標采購的,是省中標面輔料企業福建新同安針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
市教育局勤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6月,省中標面輔料企業在提供夏季面料時提出,在棉中少量加入棉纖(小于3%)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柔軟度,市勤工辦考慮到讓學生穿著夏裝面料更為舒適,同意面料廠家先進行試點生產一小批量。生產企業拿到這批試點面料后為保證及時供貨立即投入生產,期間忽略了水洗標上已注明50%棉50%聚酯纖維的成分含量,導致有一小批面料已經加工成衣。
發到手的學生裝合格
市教育局勤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發現水洗標已經注明的情況下,市教育局與市纖檢所決定要求面料廠家停止試點,仍然按照50%棉50%聚酯纖維含量要求進行生產。第一批試點面料服裝市教育局和纖檢所要求企業全部做庫存處理,沒有發放到學生手中。今年4月,省質監局抽檢的青島學生裝產品就是這一批庫存服裝,因此出現了檢測含量與水洗標注不符的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發放到學生手中的學生裝均是停止試點后生產的產品,均已通過市纖檢所檢驗為合格產品。市教育局認為判定青島這兩家生產企業抽檢的產品為2013年第二季度不合格產品是不合理的,并也已經書面通報給青島市質監局。(記者 臧旭平 實習生 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