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 一個有夢想的城市(圖)

2013-07-26 19:42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2012年西海岸新城已現雛形。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夢想,青島亦然。在這座美麗的海濱之城,有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等眾多工業品牌,有“微塵”、“紅飄帶”等公益品牌,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魅力風光……在新的時代,在“全域統籌 、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框架下,環繞著美麗的膠州灣,全新的城市格局正呼之欲出。

  城市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發展目標,把“宜居”和“幸福”放到了核心位置,意味著“青島夢”的最終指向,正是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幸福和安居樂業。青島夢,扎根于百年青島的歷史文脈,更源于每一位青島人的內心,更承載著千萬青島人的美麗愿景,讓每一位市民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點睛生態織夢,幸福起航

  無論是百年東岸老區講述的悠揚漁歌傳說,還是擁海西岸新城高唱的嘹亮藍色樂章,抑或腹地北岸城區繪就的科技生態人文之景,都是大青島之夢最核心的元素。

  “龍頭就是要率先,率先科學發展”,歷史性的國家使命給青島帶來了蝶變之夢。

  在中國共產黨青島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李群書記在題為《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  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報告中,為青島夢賦予了第一種迷人的色彩:藍色。

  藍色,大海的顏色 ,美麗的膠洲灣的顏色 ,這對于擁有711公里漫長海岸線的800萬青島兒女來說,是生來即有、朝夕相伴的顏色。

  但,就是這生命中最為熟悉的顏色 ,在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隨著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青島被定位為核心區域的龍頭城市,綻放出新的內涵。

  李群書記在報告中,具體闡述了這一內涵,即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內涵:

  加快經濟發展、持續壯大經濟實力的同時,著力打造生活舒適便捷、生態景觀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環境,讓城市更加宜居;著力增進社會和諧與人民福祉,讓居民生活更加幸福;著力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著力增強對國際要素的聚集、服務和輻射能力,將城市不斷做優、做強、做大、做美,努力使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能在安居樂業中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戰略的深入推進,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已經成為打造發展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蝶變的青島,對照世界知名灣區城市標準建設,重新定義了空間:東岸老城區重在做優做美,西岸城區重在做大做強,北岸城區重在做高做新。通過東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區建設,形成功能互補、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區。

  無論是百年東岸老區講述的悠揚漁歌傳說,還是擁海西岸新城高唱的嘹亮藍色樂章,抑或腹地北岸城區繪就的科技生態人文之景,都是大青島之夢最核心的元素。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拉開城市空間發展大框架,“加快建設組團式、生態化的海灣型大都市,讓青島真正具有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質。”這是新領導班子對于大青島的期待。

  生活在這里的人,觸摸到大青島發展的脈絡:青龍高速、地鐵2號線、重慶路改造開工建設 ,快速路三期、海底隧道和海灣大橋接線基本完成,藍色硅谷城際鐵路規劃完成,郵輪母港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招商局青島高新區軟件創意產業園的落地,與臺灣海貿會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大青島開放發展、組團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做優做美東岸城區,做大做強西岸城區,做高做新北岸城區。2013年政府報告亮出了工作計劃:開工建設環膠州灣沿岸綠道慢行系統,完善三城互聯交通體系,實施城鄉統籌五年規劃方案,加快推進十個省級示范鎮建設,加快展開一河三帶建設… … 三城聯動的大青島瞄準世界一流海灣城市起航。

  向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把藍色引領作為主導戰略,通過藍色經濟區建設彰顯城市特色,優化經濟結構 ,壯大經濟規模,搶占藍色經濟制高點,加快建設全國藍色經濟領軍城市。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并明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四個戰略支點。海洋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演進一再證明,背海而弱、向海則興,封海而衰、開海則盛;淺海而竭、深海則豐,近海而滯、遠海則達。得天獨厚的優勢給青島帶來了海洋之夢。

  圍繞著海洋,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產業的聚集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范區,這讓市政協委員、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保華振奮不已:“青島市從不同層面給我們描繪出青島藍色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

  一條輕軌即將串起美麗的青島海濱,一條大沽河正在成為貫穿城鄉的景觀長廊,并在青島腹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帶,一橋一隧將西海岸周邊城區真正進入青島市區“一小時經濟圈”,地鐵、新機場、董家口港、中德生態園等一系列大項目次第鋪開,西海岸經濟新區、紅島經濟區、藍色硅谷開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數字說明一切:140個藍色重點產業項目開工率達到71%。海洋經濟增加值突破1100億元,增長20%左右。

  下一步如何實現藍色跨越?“就是把藍色引領作為主導戰略,通過藍色經濟區建設彰顯城市特色,優化經濟結構,壯大經濟規模,搶占藍色經濟制高點,加快建設全國藍色經濟領軍城市。”李群書記指出。

  海洋科技創新載體開始建設,利用濱海優質空間資源,規劃建設了全市海洋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平臺藍色硅谷。海洋科技關鍵技術著力突破,青島在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物理海洋、海洋腐蝕與防護等領域獲得120余項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海洋資源開發視野逐漸拓寬,開拓更廣闊的海洋資源利用空間。以涉海產業為支撐,在膠州灣東岸、西岸、北岸分別崛起了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紅島經濟區,更好地承載藍色經濟發展。

  蛟龍號的母船“向陽紅09”從這里出發,全球頂尖人才在這里集聚 ,東部218平方公里的土地閃耀著藍色之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臺正在加快建設,海洋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 、海洋科考船、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助力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

  橋隧貫通,縮短了青黃之間的距離,2096平方公里陸域的重新定義,刷新著西海岸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構想。立足擁有5個國家級園區、5個省級園區和前灣港、董家口港兩大億噸深水港等優勢,西海岸構筑“一核雙港、九灣六區、四大板塊”空間開發格局,加快建設成為開放層次最高、功能最齊全、政策最優惠、通關最便捷的經濟新區。

  30平方公里軟件科技城啟動建設,20萬平方米藍灣網谷啟動區開工在建,引進清華科技園等79個項目……紅島經濟區重點依托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藍色新興高端產業聚集區、青島軟件科技城、青島科技商務中心、青島“人才特區”,科技、人文、生態,三個美麗而心動的詞鋪陳在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新起點上,青島制訂了更大的夢——藍色跨越三年行動計劃,規劃建設十大藍色經濟特色園區,加快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等八大產業,培育100個重點企業,推進總投資1150億元的100個重點項目建設。設立藍色產業資金2.5億元,實現創投參股基金規模10億元,爭取省政府專項資金1.63億元,支持重點創新和產業化項目。

  信念精神筑夢,文化筑魂

  青島未來如何宜居,如何幸福,精神文明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方面都非常重要。

  在今年2月份舉行的青島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李群書記曾提到,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此后,李群書記又多次闡述,青島未來如何宜居,如何幸福,精神文明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方面都非常重要。

  依海而生 、因海而興的青島,有青島國際啤酒節、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節、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國秧歌節、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時裝周、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等重大文化品牌活動;海云庵糖球會、蘿卜會·元宵山會、即墨祭海節、瑯琊文化旅游節、嶗山論道等文化活動,以其濃郁的地方民俗特色,其影響力也在逐年提升;未來的青島,還要承辦中國海洋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舞蹈節等國家級文化活動。這些,都是這座城市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力的體現。

  在許多游客的眼里,青島是一座充滿愛心的城市。早在2004年底印度洋突發海嘯災難時,一對中年夫婦為海嘯災區的災民捐出5萬元后,留下了“微塵”的化名;數年間,越來越多的人在捐款后留下“微塵”二字。至今,“微塵”已成為青島公益事業的品牌,代表著這座城市的“良心”。2006年,三位島城的出租車司機,先后撿到巨款后主動交還失主,市民們自發贈送紅飄帶表達敬意,“紅飄帶”從此成為一種精神。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敬老愛親等代代相傳的樸素情感,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成為島城新的亮麗名片。

  文化強市是實現青島夢的有力支撐。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青島要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構建一個覆蓋全市、布局合理、服務便捷的“15分鐘文化圈”;還要突出青島的藍色文化特色,打造全國海洋文化新高地 ;做強“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提高青島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久的將來,將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更廣視野、更高起點、更深層次上推進文化改革發展,把青島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蘊豐厚、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的現代海洋文化名城。

  圓夢宜居幸福,照進現實

  在這座百年名城里,既可以“悄然凝慮思接千載”,回望悠悠不斷的百年文脈 ;又得以“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實現創造力、想象力空間的無限拓展,讓夢想照進每個人的現實。

  6月下旬的康居公寓小區,剛剛下過一場雨,小區內越發顯得綠樹成蔭。家住8號樓4單元203戶的盛江興,拿出了嗩吶,來到了小區的廣場。那里,好多樂隊的伙伴兒正在等著他。去年,他剛剛結束了30多年的租房生活,在位于市北區的康居公寓小區,有了一套自己的廉租房。

  用盛江興自己的話說,回想30多年的經歷,他最大的感觸就是:“青島夢,圓了我半輩子沒有實現的夢想。”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供應模式,進一步保護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住宅需求;限價房、經濟適用房、公共廉租房、廉租住房,基本覆蓋了各個階層的百姓需求。到十二五末,青島市還將在目前主城區住房保障覆蓋率超過20%的基礎上,力爭全市的住房保障覆蓋面達到或超過20%。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市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增長了21.6%,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60.8%,為城鄉居民辦的10件實事和6件新增民生事項如期完成。全市新增就業41.7萬人。區、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提高12.7%和15.8%,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翻了一番,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14.5% ,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4.3%和15.2%,農村扶貧標準提高了兩倍……

  2013年的財政杠桿還要向民生傾斜,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達到165.6億元。社會保障方面,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54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3420元;醫療衛生方面,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從240元提高到300元,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繼續實施重大疾病和罕見疾病救助;教育方面,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00所,提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同時,支持新增農村專用校車600輛……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每個熱愛這座城、熱愛這生活的青島人描述了未來會是多么的美好。正如一位游客對青島的評價:“我愛波瀾萬頃的大海碧波,更愛你真誠、善良的城市心態”,在這座百年名城里,既可以“悄然凝慮思接千載”,回望悠悠不斷的百年文脈;又得以“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實現創造力、想象力空間的無限拓展,讓夢想照進每個人的現實。

  文/本報記者 王愛科 周曉荷 圖/本報記者 孟達 孫傳浩 王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青島夢 夢想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