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姓劉,50歲左右,家住市南區臺南路12號,每天晚上九點開始從家里出發,到離家方圓一公里的小區內喂100多只
流浪貓,一喂就是10年,花費近20萬元。7月12日晚上,記者見到了這位劉阿姨,聽她講述了自己和流浪貓的故事。
見到劉阿姨時,她正在善化路上喂貓,20多只流浪貓圍著她。她提著兩個袋子,一個裝著貓糧,另一個裝著煮熟的雞肝。她彎著腰給每一只小貓喂一塊雞肝,再撒一把貓糧。劉阿姨說,雞肝不能喂多了,只能給它們香香嘴,太多了喂不起。
善化路上的20多只貓只是劉阿姨喂養的一小部分,在臺南路、臺北路、彰化路沿線的小區里還有七八十只,總共超過100只。這100多只貓每天要吃掉她8斤貓糧12斤雞肝。一袋20斤的貓糧80塊錢,平均兩天半喂一袋。加上雞肝的費用,她每月要花1600多元。
“我從2003年搬到這里就開始喂,到今年10年了。十年間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近20萬。”劉阿姨并不是大款,只是一名退伍老軍醫,每月拿著幾千塊錢的退休金。她好幾年沒添一件新衣服了。她說貓喜歡吃雞肝。“有時候也喂魚腸子,主要是冬天喂,夏天煮魚腸子味道太臭了,鄰居會不樂意。”怕貓吃了生魚腸子會長寄生蟲,劉阿姨每次都會煮熟。
劉阿姨不僅到大街上和小區里喂貓,當她看到生病或者受傷的小貓時,還會把它們抱回家里照料。她把貓糧放到地下室里,很多流浪貓就從窗戶跳進地下室。她干脆就在地下室和院子里養了十幾只流浪貓。劉阿姨能清楚地記得在每個小區的哪個角落有幾只貓,甚至清楚每只貓的脾性。
這些流浪貓不時叨擾到鄰居引起他們的反感,她就挨家挨戶去勸說鄰居 ,慢慢的鄰居抱怨少了,當她出遠門不在家時,有些鄰居還會替她喂幾天貓。
善化路的環衛工人武大爺也是個熱心人,貓吃不了的食物,會留在地上,這無疑增加了武大爺的工作量,但武大爺只說過劉阿姨一次,就再沒發過牢騷。還有一個小區的保安,劉阿姨在這個小區喂完貓快要晚上十一點了,但是他會給劉阿姨留著門,讓她放心喂貓。
劉阿姨剛喂貓時,兒子支持、妹妹反對、老伴兒不支持也不反對。劉阿姨說自己沒花別人的錢,退休金足夠買貓糧了,所以不關他們的事。不過貓畢竟是動物,有時因為搶食,或是因為脾氣暴躁,每當有貓要抓她的時候,她就朝著貓呵斥幾句,卻不舍得打。因為經常被抓傷,劉阿姨家里常備著碘酒一類的消毒藥水。
她現在在街上都不敢大聲跟別人說話,因為一旦流浪貓聽到她的聲音就會圍上來,“那場面是很壯觀的”。采訪結束時她請記者幫忙能不能找人領養她家里的流浪貓。“因為孫女小,家里現在不能養這么多貓,如果有人愿意領養我貼錢給他們都可以。” 見習記者 邱學兵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