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拿走小電扇
之前媒體曾報道一名六七歲女孩,在成人的掩護下行竊,而在7月5日上午,在臺東附近的一家商場,也有一名小男孩,在一名中年女士的掩護下
偷東西。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隨著假期的開始,小孩子偷竊的行為增加不少,而相關心理專家建議說,小孩子的道德觀念建設至關重要,這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
成人掩護男孩偷東西 “我們家店面有一個拐角,我在這邊的時候,就看不到那邊。”當時在場的詹女士告訴記者,“當時我正給一位顧客介紹商品,剛要探身查看貨架那頭的時候,一位中年女子擋住我,問我一個商品的價格,后來我又回頭給原來的客人介紹商品。”
在客人離開之后,詹女士來到貨架那一面的時候,發現擺放在柜臺上的小電扇少了一個,“后來我們老板回來查看了一下監控,發現是一個小男孩從柜臺上拿走了小電扇,這個小男孩是和擋住我的那位女士一起的。”詹女士說道。
根據店內監控,記者看到在7月5日上午9時52分,一位穿黑白相間衣服的女士,帶著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孩子出現在鏡頭里。女子低頭跟孩子說了幾句什么,然后孩子來到位于店員看不到的一側,店員準備查看孩子這一側的時候,女子上前攔住了店員,同時孩子從柜臺上拿下一個綠色的小風扇。隨后女子和孩子一起離開了這家店。
“其實電扇不值錢,但是家長和孩子的這種做法我感覺真是太氣憤了。”店主張女士告訴記者說,“我也是孩子的母親,我怎么也不會想到,為了這點小東西,家長會讓孩子做這樣的事情。如果孩子以后一直做這樣的事,那他以后的人生怎么辦?”
一放假孩子偷竊就增多了 記者了解到,除了張女士開的這家店,在商場的小孩玩具區,同一條過道,接連有四五家店鋪失竊,其中一家在上個月丟失了價值300多元的滑板車,另一家在上個周丟了價值65元的玩具陀螺……
在短短一個月內,數家店內的玩具都有失竊的情況,其中大部分失竊的物品,按照店主的介紹,都是被年齡不大的孩子拿走的。“6月30日那天,我家丟了三個價值100多元的玩具車,應該是三個小孩偷走的,因為當時那三個小孩一直在看這個款式的玩具車,就在我一回頭的工夫,發現玩具車不見了。”店主徐先生告訴記者說,“這邊偷東西的事情時有發生,但一到暑假,丟東西的情況明顯多了不少。”
“很多情況下,都是幾個小孩子一起來逛,看見什么喜歡的玩具,可能因為手里沒錢,就想拿著走了。”徐先生分析說。“其實我們也擔心這些孩子的成長,孩子畢竟還小,很多事情需要家長來進行教育,如果沒有及時糾正,孩子以后的道路怎么走?”另一個店主張先生說道。
孩子要加強道德觀念培養 記者就此事,聯系到市南區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的心理老師于女士,她告訴記者說,“家長的價值觀念,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是非常大的。比方說,家長買菜時,隨手要點蔥等類似貪小便宜的行為,是可以影響孩子的成長的。”
“孩子的成長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更是心理健康,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孩子就沒有健康成長的保障。很多心理問題,都與道德觀念密不可分。一旦孩子沒有穩定的道德觀念,在以后面對利益沖突時,有可能就會出現一些違法犯罪活動。”于女士告訴記者說。
“對于家長而言,一直滿足孩子欲望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要適時地回絕孩子,不能增加孩子的貪念。”于女士說道,“同時,除了防患未然,也要注意事發后對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對孩子過于嚴厲,避免孩子越來越偏離,要給孩子改過的機會,又不能過于寬松,畢竟孩子做錯事情,需要進行相應的批評教育。”記者 章顯 見習記者 任加祿 圖片為監控截圖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