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記者從市園林局獲悉,“城市綠肺”浮山的生態改造有了實質性進展,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位于浮山北麓、面積達3200畝的
浮山果藝生態園基本建成,目前僅剩位于園區西北角的運動體驗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著。不少市民已經搶先來到生態園爬山游玩。據了解,浮山果藝生態園是市區又一處生態園區,面積幾乎是植物園的3倍,里面種植著22種共2萬棵各類
果樹。
進展
運動區完工后開放生態園 2010年下半年,為保護和改善浮山生態環境,我市啟動了浮山果藝生態園的規劃建設,將浮山北麓占地面積約3200畝的荒山坡地,打造成綜合性生態園,集植物科普、生態體驗、休閑觀光、運動健身為一體。浮山果藝生態園規劃為 “一帶三區”。一帶是銀川西路南側城市道路景觀帶,在現有綠化帶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三區分別是果樹園藝區、山林保護區和運動體驗區。建成后,會給周圍小區甚至全市市民提供一個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園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所有設施隨山而設,避免大興土木、大開大挖,并且大多采用生態環保材料。
浮山管理處工作人員稱,經過緊張建設,目前除運動體驗區正在建設外,其余主要園區都已經建成。“運動體驗區也已經完成了七成的工作量,只剩一些配套設施還沒建,一旦這一區域建成,那整個果藝生態園就能全開放了。 ”
現場
運動區鋪起“梅花樁”路 昨日上午,記者對正在建設的運動體驗區實地探訪。來到銀川西路上,運動體驗區大門和動漫產業園大門緊鄰,順著主路走進園區,能看到基礎設施都基本建完。整齊的石板路延伸進體驗園里面,路兩側都是剛種上不久的雪松、黑松、銀杏等各類樹木。由于各類用于健身的配套設施還沒安置,園區內顯得有些空曠。走到一條小路上,記者看到一條用木頭樁鋪成的小路,好似練武用的梅花樁,蜿蜒曲折。浮山果藝生態園工程監理王玉海介紹,這是條健身路,使用松木鋪成,上面再蓋上瀝青防止腐爛,人走在上面可以按摩穴位健身。在運動體驗區西側是一處利用原有池塘改造成的小水池,里面蓄積了不少水,水池旁邊還搭建了一處涼亭,運動體驗區已經初現規模。
王玉海說:“運動體驗區主要是給市民提供個運動休閑的場所,占地面積300多畝,里面會安置30多組健身器材。目前道路、綠化和水系等基礎工作已經完成,只剩下垃圾箱、健身器材未安裝。預計剩余工作會在兩個月內完成。 ”
亮點
22種果樹遍布市民可采摘 整個浮山果藝生態園路路相通,在運動體驗區東側,就是面積更為龐大的果樹園藝區和山林保護區。隨后,記者又來到果樹園藝區,看到路邊種上了桃樹、杏樹和蘋果樹等各類果樹,路兩側都圍起了籬笆,將果樹區隔離開了。
浮山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果樹園藝區是生態園最具特色的地方,根據土壤、氣候、水文、地形等條件,把園區分為22個品種園,種上了22種果樹,包括蜜桃、石榴、杏、板栗、櫻桃、藍莓、山楂、棗、葡萄等,一共2萬余棵。
據了解,生態園正式開放后,果樹區將交給浮山后街道管理,雖然進入生態園是免費的,但進果園摘果子應該是需要交費的。
比較
占地面積比植物園大2倍 據了解,由于城區面積有限,青島市區范圍內的大規模生態園區并不多,位于太平山南麓的植物園和浮山果藝生態園是規模比較大的兩個。然而二者又有不同,植物園各類林木花卉種類更多,每個園區比較精細;果藝生態園主要以果樹為特色,定位為生態公園,占地面積是植物園的3倍左右。
浮山后是青島居民最集中的小區之一,果藝生態園的建成,將給這里的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和健身場所,不僅如此,附近的頤中高山、天山小區居民都可前去游玩,直接受益的居民達數萬戶。
對于市民關心的開放時間問題,工作人員稱,園區今后的管理工作將交給浮山后街道,具體開放時間還要跟街道上協調。不過,因為園區是免費的,目前就有不少市民進出生態園爬山游玩,這里已經提前為市民服務了。
新聞延伸
浮山南麓也要修路增綠 果藝生態園美化了浮山北麓,那面向大海的浮山南麓是否也有相應的改造計劃?浮山管理處生態建設科工作人員稱,浮山南麓也有改造計劃,但不是要建成生態園區,而是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們正在規劃,方案還要等待審批。我們計劃對浮山南麓進行道路維修、防洪水系建設和植樹,使整個浮山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加強,預計這項工作最早也要10月之后進行。”
記者 劉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