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水費成了糊涂賬 曾為杭州路179號繳水費的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原來就位于杭州路179號馬路對面。近日,當記者來到如今已成廢墟的“青專”原址時,除了一名負責拆遷清運的男子外,斑駁的柵欄內再無其他人影。
2013年5月29日下午,記者聯系上已搬遷至青島高新區的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行政部門一名陳姓工作人員,對方介紹稱,公司2012年正式離開位于原四方區瑞昌路的原址遷入青島高新區,對于十多年前單位給員工繳水費一事,該工作人員表示已無從查起。“很多員工退休了,現在也沒有當時的家屬委員會了。”陳先生表示,2008年起原單位宿舍產權發生改變,為何在2003年停止繳費,他并不知情。
2002年12月,原“青島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如今的“青島市海潤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對于十年前供水企業有沒有跟杭州路179號所屬單位交接水費繳納業務,受訪的市海潤自來水集團工作人員也直搖頭。
城市建設,進樓取水無人管 除了繳水費“斷層”之外,杭州路附近的市政建設,也被指為 7萬余元
水費糊涂賬的重要組成。包括居民、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內多方受訪者表示,開放式的杭州路179號曾經任人出入,“廁所都成了公廁”,以致于后來每層居民都被迫湊錢買鎖將廁所鎖了起來。
“杭州路改造、附近筒子樓改造,除了工地上從我們的公廁里接水,很多民工也來用水,這筆賬誰能說清。”居民楊先生表示,“大鍋飯”式的用水方式,導致無任何居民對自來水的用途表示關心,直到被限時供水,才引起居民的重視。“當時那么多人進樓打水,居委會、自來水公司當然沒有管的,居民更是管不了……”
據杭州路179號居民介紹,就在 2013年4月10日被限時供水之前,還時常有不明身份的人進樓打水。“大鍋飯”式的取水方式導致的糊涂賬,也讓居民在同供水企業協商時長了個心眼:補繳水費可以,但必須改一戶一表,自家水費自家負責。
拆遷安置房 ,留尾巴埋后患 除了房齡超過半世紀的老建筑之外,建于上世紀末的一些拆遷安居工程,也隨著社會發展而暴露出問題。據悉,浮山后小區當年作為拆遷安置房,居民在入住時已經有自來水管道、水表等配套設施,不少居民認為這就是“一戶一表”。直到2001年島城開始實施一戶一表改造時,居民才發現“不對勁”。“原來不是都有表了嗎,怎么還要交錢改一戶一表?”浮山后一小區一名至今未完成改造的居民表示,自己當年作為政府安置入住的居民,理應享受齊全的配套,而不應再為此后的改造工作埋單。
而現實是,當年開發商配套建設的自來水管道使用數年后出現嚴重的跑冒滴漏問題,浪費嚴重,水表也無法用于島城統一推廣的一戶一表改造,按照相關成本計算,每戶居民需為一戶一表改造承擔300元,剩余約1000元改造費用由供水企業和政府承擔。記者采訪中獲悉,在對浮山后各小區數次艱難重啟一戶一表改造后,如今還未完改造的居民已經不多,其中浮山后一小區約1900戶居民,在2006年至2008年先后有1700多戶完成改造,其他100余戶至今仍無法正常繳納水費;浮山后四小區社區居委會獲悉,該小區共約4580戶中還有百余戶未完改造;另有浮山后六小區部分住戶未完成改造。
“當年如果有政策支撐,我們在這些安置項目建設過程中介入,應該能避免以后不少問題。”供水企業中一名表示不方便具名的工作人員委婉地表示,作為當年政府安置房項目,不少工程因為“行政干預”導致專業部門無法插手,給日后問題的出現埋下隱患。
房主搬走,不關心有沒有水 記者此前在浙江路2號、浙江路3號、濰縣路77號等已被列入限時供水名單的小區走訪中獲悉,這些建筑年代較早的小區都無一例外存在水龍頭共用、無法單戶計量水費的問題,加之租戶的流動性和自來水跑冒滴漏問題,導致欠費明細難以厘清、自來水去向也無從查起。
“我們這些租房子的,一個月用不了3噸水,而且我們給房東的錢里都有水電費了。”浙江路2號一名租戶受訪時認為,房屋產權人應出面解決水費問題,而不是流動性大的租戶。“濰縣路77號的事,我們也協調過很多次,但居民和自來水公司一直達不成一致。”即墨路社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受訪時也表示,濰縣路77號自來水管道跑冒滴漏嚴重,由此產生的水費應該由誰承擔,這成為難解的問題。“很多原來的房主都不在這里住,也不關心有沒有水了。”
記者采訪中獲悉,包括杭州路179號、浙江路2號、濰縣路77號等在內的水費糾紛“重災區”雖然情況各異,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居住其中的房主鳳毛麟角,大部分房屋被租出去,還有的房間一直被空置,其中浙江路3號只有一名房主居住。據悉,居住在外的房主大多在等待老房拆遷,缺乏解決水費糾紛的積極性;而居住其中的租戶們也更不可能為水費糊涂賬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