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0余年的時間搜集十余首
嶗山道樂曲目,如今,嶗山道樂第六代傳人紀家峰仍然沒有停止對道樂的傳承。2005年,紀家峰在夏莊街道的支持下,同20余名嶗山道樂愛好者組建了嶗山道樂團,道樂團每年組織下鄉演出活動都能在當地引發不小的轟動。為了讓這種古老的曲子不至于失傳,年過六旬的紀家峰十幾年來收了好幾百名“徒弟”,傳承嶗山道樂后繼有人了。
收集十余首曲目傳承“外山派”道樂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夏莊街道東黃埠社區居民紀家峰就開始從民間藝人手里搜集嶗山道教音樂片段,并把這些片段整理成完整的曲子,到現在40多年的時間里,今年64歲的紀家峰已經整理了十余首嶗山道樂曲目。“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有些老人用二胡拉嶗山道樂,這些民間老藝人演奏的曲子很多都不完整,而且有些人用鐵質罐頭筒自制胡琴演奏道樂,音色不準,所以剛開始搜集來的曲子中有樂理不通的地方。”紀家峰介紹說,這40余年間,他一邊采訪民間藝人,一邊把搜集來的曲子重新整理,如今像其中的《要嫁妝》、《放風箏》等曲目演奏起來已經非常流暢了。
記者了解到,紀家峰所搜集的嶗山道樂屬于“外山派”,是道樂為迎合民間祭祀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早年不少民間藝人都會演奏。紀家峰告訴記者,夏莊“外山派”道樂的流行跟明末清初兩位離開宮廷來到百福庵出家的樂師有關,這兩名樂師精通樂理和道樂演奏技法,他們把宮中演奏樂曲教給嶗山道士樂手和民間藝人,這才使“外山派”嶗山道樂得以流傳至今。
組成嶗山道樂團下鄉演出引轟動
2005年,在夏莊街道的支持下,紀家峰和20多名愛好嶗山道樂的老人組成了
由紀家峰擔任團長的嶗山道樂團,他們在演奏中不斷地豐實這種古老的音樂,在保持古樂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將原本演奏嶗山道樂的七八種樂器增加到十幾種,演奏時琴瑟齊鳴,古風猶存。
“原先演奏‘外山派’道樂的樂器以胡琴、管、木魚為主,現在我們樂團里增加了彈撥樂器,如三弦、琵琶,再加上木魚、鼓、鈸、笛子等等,少說也得有十幾種樂器了,樂器相和,演奏出來的曲子更好聽了。”紀家峰說,由于“外山派”道樂和民間祭祀有關,所以里面蘊含著很多民俗的東西,因此十分受老百姓喜愛,每次樂團下鄉演出時都能引起一陣轟動,雖然樂團成員大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了,但為了不讓嶗山道樂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傳,大家演出都十分賣力。
搜集道樂曲目之余還去學校講課 如今,紀家峰在組織樂團演出和繼續搜集道樂曲目之余,還受聘到城陽區的學校給孩子們教授樂理知識和道樂文化。“近期去營村小學和城陽九中講課的次數比較多,街道的成教中心也會定期安排幾節課,這十幾年來我收的‘徒弟’少說也得有幾百號人了。學生們學習道樂的興趣都非常高,我覺得自己有必要繼續搜集老一輩傳下來的音樂,并和年輕人一起把這些音樂傳承下去。”紀家峰說。
文/圖 記者 江倩倩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