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派人來免費照顧我們老兩口,真是太好了。”5月3日上午,家住
棘洪灘街道小胡埠社區的李蟬花老人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今年以來,棘洪灘街道開始在轄區內實行城鄉
獨居老人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街道和有資質的家政服務公司合作,派專業的家政服務人員到老人家里提供免費貼心的養老服務,與此同時,街道的社區養老服務站還提倡市民鄰里互助,關心獨居老人,并讓有威望的老人參與社區管理,讓志愿服務成為居家養老社會化的補充,使家庭困難的獨居老人得到最好的照顧。
街道與家政公司簽約,在家養老不花錢
5月3日上午,棘洪灘街道辦給小胡埠社區的李蟬花老人安排的家政服務人員像往常一樣,來到老人家里幫老人收拾屋子、洗衣服、買菜做飯,李蟬花老人親切地把這位家政服務人員稱為“小王”。“小王每天來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的,我兒子在外地打工,不經常回來,我和老伴都把小王當成自己家人了,這姑娘真勤快,干完活還陪我們聊天。”李蟬花說。
今年76歲的李蟬花是棘洪灘街道小胡埠社區居民,李蟬花告訴記者,她心臟不好還有哮喘,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做家務經常喘不動氣,老伴今年也74歲了,幾年前出過車禍,腿腳很不靈便,兩人唯一的兒子又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老兩口過日子很不容易。“我家里經濟條件不行,雇人干活雇不起,街道上看我們兩個生活困難,就免費讓小王來照顧我們。”
記者了解到,李蟬花老人嘴里的家政服務人員小王是
城陽博望愛家政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從今年4月份開始,棘洪灘街道與城陽博望愛家政服務公司簽約,在全區率先實行了城鄉獨居老年人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使有家政服務經驗、思想素質高、尊老愛老的專業服務人員,采取靈活的服務方式,可以長期、短期、定期、臨時、隨喊隨到,為獨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籍等各個方面的服務,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同時,街道、社區對服務機構進行資格審核,并定期回訪居家養老服務對象,以便了解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等服務項目,如果發現問題好及時改進。
60位獨居老人享居家養老服務
棘洪灘街道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之前一直是由各社區分散管理養老的事情,每個社區的情況不同,很難保證所有老人都能享受到均等的養老服務。今年初,街道在民情走訪過程中,集中摸排上來60名困難家庭的獨居老人,這些老人大多數是低保或低保邊緣困難家庭的空巢老人,還有一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條件十分困難。為了盡快改善這些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況,街道專門拿出100余萬元資金,把這些老人納入了街道今年居家養老服務、居家托養的服務范圍,同有資質的家政服務公司合作,派出專業的家政服務人員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好讓這些老人老有所養、居有所安。
據了解,這種“政府買單+居家供養”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模式現已在棘洪灘街道各社區全面展開,累計已有86名老人享受到政府貼補居家養老服務或居家托養服務,45名殘疾人實施了集中托養服務,街道已經形成社會化居家養老、居家托養、街道中心敬老院、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等多種養老服務模式,孤寡、獨居和困難老人可免費享受到服務。
■志愿服務
引進志愿者隊伍,給居家養老做補充
記者了解到,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還離不開志愿服務作為補充 ,除與有資質的家政服務公司合作外,棘洪灘街道目前在青大工業園等片區還形成一批穩定的志愿者服務隊 ,社區養老服務站也提倡市民鄰里互助,幫助和關心生活上有困難的老人,有條件的社區還會聘請有威望的老人參加社區管理服務,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溝通的優勢,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務自己。
與此同時,棘洪灘街道整合了轄區內的各種服務資源和優勢,結合危房修繕工作、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及集體衛生室建設等工作,優先考慮對社會養老服務場所的投入和建設,使居家養老服務、居家托養服務軟、硬件配套設施逐漸完善起來,讓老人們享受到真正的實惠。 文/記者 江倩倩 圖/棘洪灘街道辦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