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地廣人多,勤勞的平度人民在勞動之余,創(chuàng)造了多種富含平度地域特點的文藝活動,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草根藝人。為更好地展現(xiàn)平度草根藝人的才華才藝,本報特推出“尋找草根藝人”系列報道。不論你喜歡書畫、歌唱、手工藝中的哪個,只要對自己的才藝有信心,你都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88386669,向我們提供線索。
上世紀80年代以前,
土陶器一直是平度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平度市鳳臺街道何家樓村就是一個因制作土陶制品而出名的小村莊。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土陶制品逐步被搪瓷制品、不銹鋼制品、塑料制品替代,制作土陶的手工藝人也逐漸減少。在何家樓村,67歲的張洪升傳承著祖上的手藝,成為這里最后的土陶守望者。
堅守制作土陶50多年
近日,記者來到鳳臺街道何家樓村張洪升老人的家中時看到,張洪升正在一間大約15平米的屋子里制作陶罐 ,手上、胳膊上 、衣服上到處沾著泥巴。在周圍的木制架子上 、地上擺放的都是整整齊齊的烘籠缸坯子,一個個做工精致,大小一致,紋飾一樣,像出自一個模具。
張洪升告訴記者,他今年 67歲,15歲開始學做陶器,從轉陶輪、揉泥入手,忙里偷閑學習制陶手藝。18歲的時候他已經是大件、小件制作手藝樣樣俱全,能獨當一面的制陶巧手了。從那時起,制陶便與張洪升相伴了大半生,到現(xiàn)在已有50多個年頭。“土陶制作工藝難學,并且辛苦,在我們村能夠堅持這么久的也只有我一個人。”說這話時,張師傅顯得有幾許自豪,“剛開始學的時候,一天幾乎要干12個小時,能堅持下來的人很少。”
張洪升邊說邊拿起一塊揉捏好的泥巴,嫻熟地做起了示范。他先是迅速用腳轉動陶輪,隨著陶輪車的飛轉,其雙手捏住的泥團在操作臺前旋轉,兩三分鐘的時間里,一個造形古樸、端莊典雅的工藝花盆坯子神奇地在他的手中誕生了。
程序復雜,全憑手感
提起土陶的制作程序,張洪升說:“土陶制作程序比較多,也比較復雜,一時半會兒我也講不完,簡單地講,有選土、揉泥、拉坯成型、晾干、燒制等五道程序。這幾道程序不能單說哪一道最重要,都是決定土陶作品成敗的關鍵。”
他說,首先要選擇好的黏土,對其進行除雜質,加水和成泥漿,然后待水分蒸發(fā)達到一定的軟硬度后存放備用。第二步,就是要對存放過的泥巴反復進行揉捏,使得其軟硬度達到均勻狀態(tài)。第三步,是拉坯成型,即將揉捏好的泥巴放到陶輪車上,當用手把車轉到一定的速度后,就可隨意拉拽泥巴,直到它成為自己想要的形狀為止。第四步,是把制作成型的半成品晾干,這個環(huán)節(jié)不能隨便將其移動,也不能見陽光,只能慢慢風干。第五步,是把晾干的半成品裝入土窯里進行燒制,要經過連續(xù)14個小時燒制,土陶制品才能成功。
“上述五個步驟中,數(shù)第三步拉坯成型環(huán)節(jié)最有意思也最為關鍵。全是手上的感覺,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那個制作過程。一件作品的形狀、尺寸、厚薄等都得在這一關上掌握好。”
自己鉆研,燒制工藝品
據(jù)了解,何家樓村以前生產的土陶產品主要有陶罐 、陶盆、陶碗、酒甕、酒缸等,大都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起先村里生產的土陶可以從市場上換回生活物資,后來各類器皿在市場上的銷售也比較好,制陶這一技藝成了何家樓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以前,我們村里有10多個窯專門燒制土陶制品,100多人專門從事手工制陶。”張洪升說,“但如今,村里制陶的熱鬧場面早已不復存在。”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各種搪瓷制品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市場上,代替土陶制品,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用器皿。“制陶活多、又累又臟,年輕人基本上沒有學的了,而且學會了也賣不了幾個錢,村里人現(xiàn)在都不做了……”張洪升無奈地說,“所以,我現(xiàn)在也不做那些土陶常用器皿了,改做土陶工藝品了。”記者了解到,雖然從小接觸土陶制作,但是由于以前做得較少,張洪升“改行”之后還一直鉆研如何做好土陶工藝品。“剛開始的時候,經常照著圖片在陶器上刻畫一些圖案,雖然是‘照葫蘆畫瓢’,沒有自己的風格,但我覺得這就算是學習了吧。”張洪升說,“后來,我也自己琢磨一些圖案,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些獨特帶花紋的土陶器。”慢慢,張洪升制作的土陶工藝品越來越好,在平度也小有名氣。“現(xiàn)在最希望有個傳人,讓這門手藝不至于失傳啊。”張洪升無奈地說。
文/圖 記者 官印浩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