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會員正在熱烈地討論業務問題。
近日,市民任女士向快報反映,有人向她推薦一種保險理財 ,對方聲稱“投1萬,啥事不干 ,每月可返利4500元”。記者聯系了保險理財推銷人姜大姐,姜大姐稱,投資7000元人民幣即可加入,以后每發展一個“下線”,都會有高額獎金。在多次暗訪姜大姐辦公室了解情況后,記者咨詢了一位投資專家,他認為這是典型的傳銷模式。4月6日上午,記者向芝罘區向陽派出所報了警。
□市民反映
“在家坐著就賺錢,這事有點不靠譜” “也是朋友推薦給我的,說只要投資幾千元,每天啥都不用干,就可以在家坐著掙錢,每天下午6點前就會有人將錢打到銀行卡上。”任女士說,朋友推薦說這種理財類似于保險,是零風險,只要肯投資就能賺大錢。任女士覺得這種不勞而獲的事不靠譜,最終沒答應朋友投資。
隨后,記者撥通了任女士提供的一位負責人的電話詢問投資的情況,電話是一位自稱姓姜的女子接聽的,在電話中 ,該女子開始很警惕,問記者:“是誰讓你打這個電話的。”記者假稱:“是我爺爺的一個朋友推薦的,據說返利特別高,特地打電話咨詢一下。”對方似乎放松了警惕,開始介紹說,這不是保險是理財。通過溝通記者獲取了對方信任并被邀請去她的辦公室詳談,并稱:“你投1萬元,一個月就可以
賺3萬元。”
□記者暗訪
辦公室很簡陋,大家坐床上談發家夢 幾天后,記者來到負責人姜大姐的辦公室,發現姜大姐年紀40多歲,穿著非常隨便。左側的一個房間里,加上姜大姐共有3個人,他們正坐在床上激烈地討論業務。另外兩個人一個是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自稱是玉姐 ,另一個是穿紅色衣服的白發老人。記者進屋后,姜大姐繼續和他們討論,在討論老人應該得多少獎金的問題,談話中不時地透露上次老人得了幾千元,這次應該得5600元。在他們談話期間,記者發現另一個房間還有一個男人,姜大姐房間陽臺上堆著好幾個皮箱以及行李,可以推斷這套房是臨時租用的。
□投資揭秘
打著理財的幌子 ,騙人拉朋友投錢 他們討論完后,姜大姐就開始給記者講解,并打開電腦,讓記者欣賞公司紀錄片,以及文字材料。記者看到,公司是香港的一家投資公司,但記者所看到的材料,并不涉及投資模式。“你投資7000元人民幣,這算入會費,以后就可以進行動態投資了。”姜大姐不時說些專業名詞。她解釋道:“你投資7000元,然后發展兩個朋友,讓他們也投資7000元,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得到140元的點獎,和公司提供的1400元獎金。如果你發展的那兩個人,也各發展了兩個人,那么到時候你就可以得到280元的點獎,和公司提供的5600元的獎金。”姜大姐笑著說,“你看,這樣你就撈回成本了,而以后,你們多發展一個會員,你就多得一份高額獎金。”姜大姐還為記者打了個比方:“你發展的那兩個人,是第一層,他們兩個發展的人是你的第二層,以此類推,一個人算一個點,從1層到10層見點得70元,排滿10層可獲得14萬元以上的點獎。”
□規模難測
光姜大姐一處,就有十幾人入伙 記者與姜大姐交談了1個多小時,最后表示,要回家研究一下才能做決定。走前,姜大姐向記者透露,她馬上就能將第三層發展成功了。“只差兩個人了。”她拿出一張圖,記者看到,這張圖上已經有12個人了。
兩天之后,記者以想再看一下相關材料為理由,再次來到姜大姐辦公室。這一次,她的房間內除她之外共有4個人。其中兩位是和姜大姐年紀相仿的中年婦女 ,另外兩位是一對戴眼鏡的年輕情侶。他們正急著“報單”,姜大姐解釋說,這幾個人要投資,今天要將相關信息報給公司,報完單之后,他們就會收到分紅。他們幾個人看起來很著急,不時地打電話催促公司客服。記者詢問這對情侶:“能賺到錢嗎?”戴眼鏡的男子說:“不知道,是投資就有風險。”
隨后,記者仔細研究了相關文字材料,發現了一份關于投資模式的講解材料,“每個會員可以有兩個投資帳戶:動態和靜態。具有動態投資資格(至少投入1000美元)的會員,才能參與靜態投資回報。靜態投資額100美元~100萬美元,即投資人民幣700元~700萬元,每日投資回報為投資額的1.5%。以投資10萬元為例:每日返利1500元,每月返利45000元,兩個月返利90000元。”
□專家說法
是典型傳銷模式,市民千萬別信 對此,記者咨詢了一位精通投資的業內人士李志磊,他曾在中國銀行總部工作。在聽了記者的描述后,他認為這是典型的傳銷模式,也是最老套的傳銷模式,市民千萬不要上當。
4月6日,記者攜帶相關文字材料、錄音以及視頻證據,來到了芝罘區向陽派出所。辦案民警留下了關鍵證據,并詳細詢問了記者暗訪情況,隨后表示,他們將聯合工商部門研究對策。
提醒
四種心理誘人加入傳銷組織 傳銷者明知自己是被騙來的,為什么還會死心塌地地跟著傳銷組織去欺騙其他人?對此,相關專家認為有四種心理“綁架”了傳銷者。
首先是傳銷者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暗示下,他們急于找到一條通往財富的捷徑。加上“親朋好友”的引薦,他們很容易上當受騙。其次是受從眾心理影響。當一個人進入傳銷組織后,他沒有自由空間,很難從外界獲得正確和健康的信息,加上傳銷組織內部有一套完善的洗腦“教材”,并營造出一種瘋狂的傳銷氣氛,隨著時間的推移,傳銷組織一步步把人們引入傳銷陷阱,并進行精神控制,即使是意志堅強的人,也往往會由于群體的壓力產生從眾心理。第三是習得性無助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破罐子破摔”。經過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傳銷后,很多人都沒有掙到錢,為什么他們還賴在組織里面不走?這是因為他們的行為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可,而只有傳銷組織人員會對他們給予鼓勵、支持,他們只好繼續留下。第四是缺乏心理教育。我們不難看出,傳銷組織采取強大的心理攻勢,突破一個個被騙者的心理防線,而被騙者大都缺乏心理教育。
文/圖 快報記者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