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醫院本院被閑置的自助掛號機。楊林攝
本報記者 楊林 實習生 劉怡
為了實現無障礙就醫,
青醫附院添置的50余臺自助掛號機,將于本周投入使用。記者探訪發現,市立醫院先于青醫附院,于去年年底設置自助掛號機,但常年僅有極少數人使用,醫院耗巨資添置的機器幾乎成了擺設。
青醫附院本周開通自助掛號
近幾天,不少去青醫附院看病的市民發現,門診大樓每一層都新添了幾臺外觀類似自助存取款機的機器。24日,記者從青醫附院獲悉,這些機器是醫院新購置的自助掛號機,目前機器還在調試。
記者在青醫附院門診大樓內看到,每一層樓的樓梯入口處和診室門口都放置了兩到三臺自助掛號機,有的機器還未掀去罩著的塑料布,但機器已經接上電線和數據線。青醫附院門診部主任張仲義稱,引進自助掛號機是醫院實現無障礙就醫的舉措之一,醫院去年就已經有引進自助掛號機的計劃,本次共引進了50余臺自助掛號機。同時門診樓每一層還增添了醫卡通辦卡充值機和化驗報告打印機,方便市民就醫。“自助掛號機正在調試系統,本周可以投入使用。”
市民如何使用自助掛號機呢?記者看到,自助掛號機上設有顯示屏、憑條出口、發票出口、銀行卡入口、IC卡入口、數字鍵盤等。“患者憑身份證在醫院辦理醫卡通并預交款后,就可以憑醫卡通在自助掛號機上掛號、繳費。”張仲義說,自助掛號機從早晨6:30就可以掛號,不會使用的市民可以咨詢導醫護士。
已有自助掛號機用者寥寥
掛不上號、看不上病,醫院的
掛號處常年排著長隊……醫院增設自助掛號機就是為了幫患者緩解掛號難的問題。去年年底,市立醫院設置了自助掛號機,并在東院區試運行,但長期少人使用。24日下午,記者在市立醫院東院區門診大廳看到,掛號處排起了長龍,而各樓層的自助掛號機前十分空閑,記者守候了兩個小時,僅有一名市民使用自助掛號機掛號,絕大多數患者都忽視了自助掛號機的存在。
“我都六十多歲了,自助掛號機不會用,也不放心,還是這樣掛號放心。”正在門診大廳排隊掛號的李老太這樣告訴記者。同樣在排隊掛號的趙老太說,“自助掛號機這種新事物我們老年人還是接受不了。”
相比老年人對于新事物的不熟悉,年輕人選擇排隊掛號大都是因為對醫院設施不熟悉。31歲的趙先生和妻子一起來掛號,“我們就是在附近逛街,順便過來的,進門沒注意到有自助掛號機。如果熟悉自助掛號機的話,不排斥使用。”
市立醫院內的自助掛號機幾乎成了擺設,這也讓人對青醫附院此次大規模使用自助掛號機產生了擔憂。
多舉開拓號源,市民有望自助“
點將”
“其實醫院對自助掛號機是否受歡迎也存疑,去年本部和東院都添置了自助掛號機,但考慮本部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對自助掛號機這種新生事物接受度低,所以至今仍未使用。東院區地處東部新城區,患者對自助掛號機接受度較高,所以先試用。”市立醫院本部門診部主任魏瑛琪稱,醫院總結東院區的使用情況后,預計今年年中將在本部推廣自助掛號機,屆時還會增一些機器。記者在市立醫院本部門診大廳看到,已經放置好的三臺自助掛號機放在角落里,機器上落滿灰塵。
張仲義提醒,目前,青醫附院醫生每天上班的時間已經提前到7:30分,醫院還通過規定主任醫師每周出診不得少于兩個半天等措施,增加醫生出診的數量,將來還會逐步取消醫生的掛號數量限制,號源越來越充足的情況下,市民完全可以通過自助掛號機選擇自己想要看的醫生。